神采舆情监测系统助力网络舆情监测
"你一天浏览几条信息不会觉得怎么样的,而我一天要在网上搜几百条信息!"在河北某市宣传部工作的小李说道。
小李的职位是网络监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网络上浏览信息,把可能涉及本地的敏感信息登记、整理,提交给领导。在外人看来,每天浏览浏览网页,应该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但小李却叫苦不迭,"现在网上的信息量太大了,别说我一个人,就是再有10个人,也应付不了。"小李说他现在正在申请领导采购一套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舆情监测的兴起
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在中国是一项崭新的业务。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后,不断涌现的网络舆论热点,改变着中国社会舆论格局。据上海交大专家在《2010中国危机管理年度报告》披露,2010年影响较大的危机舆情事件,网络首发比例67%,33%在事发当天曝光。
神采舆情监测系统的开发人员向记者介绍,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公众参与信息的传播,这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机制。"现在一条负面消息从出现到形成舆论热点只需要短短4个小时,如果不能在这4小时内做出解释、反馈、制定应对策略,就可能出现舆论一边倒的局面,甚至可能面临铺天盖地的责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这对政府机构以及企业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信息采集方式很难做到在黄金4小时内做出反应,必须借助新的技术手段。"
神采舆情监测系统是基于网络舆情监控和管理的紧迫需求,针对政府部门、尤其是政府宣传部门量身定做一款舆情监测工具。其舆情信息采集引擎是神采团队开发五年的成熟产品,采集速度快、准确,系统运行稳定,支持最短路径导航,真正提高了舆情监测执行效率。
舆情监测系统到底检测什么?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说:"网络舆论就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温度计"和"晴雨表"。"所以,网络舆情监测主要是了解公众对于企业、政府,社会热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神采舆情监测系统的开发者认为,舆情监测的内容并不仅仅是负面报道。能在庞杂的网络新闻,论坛,甚至博客中及时发现监测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比如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负责单位不应该等到出现了问题,才去想办法怎样消除负面报道,而是在事故发生之前,利用舆情监测去发现苗头,以杜绝事故发生。
当然,这些只是舆情监测的一方面,更多的企业和机关单位在充分挖掘舆情监测的潜力,更有创造力地利用舆情监测。比如,一些银行可以将世界500强企业的动向纳入监测范围,来及时发现业务,制定业务计划;一些企业甚至将竞争对手的活动设为监测目标,以了解市场动向,对竞争对手的市场行为及时做出回应,避免在自己陷入被动地位。
有些信息并不是大型的公共网站上发布,这就要求监测系统必须有广泛的监测面。在这一方面,神采舆情监测系统非常成熟,不仅可以监测搜索引擎、新闻门户网站,甚至可以监测BBS、博客和留言板。除此之外,神采舆情监测系统还可以无数量限制地自由添加监控网站。
神采舆情监测系统的专家认为,舆情监测的系统和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把人从人工搜索中解放出来,但是后期分析还是离不开人工的。一个优秀的舆情分析师,就像是量身聘请的"私人保健医生",可以让舆情监测发挥更好的效用。
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多,舆情监测的市场也正在变得更为成熟。"从软件业的角度看,这个市场应该不会超过10个亿,但如果从舆情业的角度看,说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并不过分。"对舆情监测的市场前景,业内专家态度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