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网络舆情监测市场井喷时代到来

  2006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网络舆情监测行业开始兴起,在初期阶段,主要是由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承担市场角色,包括IWOM、网娱智信和大旗网。

  到2010年后,舆情监测市场开始爆发,新华网、人民网开始陆陆续续推出舆情监控产品,清华大学、传媒大学也开始加入到这个行业。

  甚至资本市场开始关注,2011年中,以网络舆情监测服务为主要业务之一的北京拓尔思(300229,股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00229.SH,下称拓尔思)进入资本市场,登陆上交所创业板。拓尔思近年积极进入这个行业,提出要“像预报天气一样预报网络舆情”。

  这些公司根据市场定位,分别形成战略合作并且进入细分市场。

  网娱智信与清华大学社会化媒体实验室联合开发的企业舆情管理平台及媒体投放策略中心定位企业市场,为企业舆情监控、传播效果评估及媒体传播策略提供服务。

  《拓尔思》“广泛应用在政府、公检法、电力、石化、军工、通信、媒体、医药等各个行业”,并为某电网公司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企业级舆情项目”覆盖31个省市3000多用户,采集超过3000个站点,每年可以监测1亿条数据,3TB的数据量。

  人民网和新华网分别针对政府市场发力,由于政府部门是主要的客户来源之一,为赢得订单,不少机构会强调其政府背景。作为中央级媒体下属机构推出的舆情监测产品,人民网主办的《网络舆情》杂志定位为“帮领导干部读网”,新华网“舆情在线”栏目的定位则是成为领导干部和企业主的“秘书+顾问”,帮他们监测研判网络舆情,提出应对之策。检察日报社下属的正义网舆情监测系统,“专为政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而量身定制”。

  中国传媒大学为14个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国家级电视台和通讯社、十余个电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央企与知名上市公司提供服务。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合作成立舆情部门,客户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河北省委宣传部等。

  经营生存法则

  这些以舆情监测、分析和应对为业的商业服务机构,各有其经营法则。

  它们中一部分以技术服务为主,主要依靠销售相关监测软件或搭建监测系统获得收入;另一部分则以分析、研究和提供应对策略为主要特色,技术服务不是其强项。还有一类为公关公司,监测并不是它们的主要业务,应对已经出现的负面舆情,并帮忙化解为其主要业务。

  但不少舆情服务机构是上述三者的“结合体”,既包括技术服务、分析和研究,而且还提供应对策略。

  虽然舆情井喷为这个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如何建立共同的职业伦理与规范,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