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仙居三门路桥上榜

中国台州网1月14日讯 记者从市府办了解到,省治水办日前公布了一批“清三河”达标县(市、区)名单(30个),我市仙居县、三门县、路桥区榜上有名。

“清三河”(清理垃圾河、黑河、臭河)是我省“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时间紧,任务重,百姓呼声高。去年以来,根据有关部门部署,我市“清三河”工作稳步推进,仙居、三门、路桥等地相关指标逐渐向好,达到验收标准。

据了解,去年仙居县结合自身特色,将“清三河”工作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实施“百河百村、水陆共清”战略,深化标本兼治、水岸同治,辖区河道实现了“水清、岸绿、滩净、景美”的目标。验收时,当地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8.58%,高于全省平均值3个百分点,地表水没有市控以上(含)劣Ⅴ类水质断面,水质达到三类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性监测达标率为100%;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为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收集处理建制村比率达到76.2%,“清洁家园”工作常态化,环卫保洁效果较好。

三门县则在“清三河”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在全省率先启动“五水共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该平台整合了数字三门地理、智能水务、防汛防旱等专业系统,集成了河道治理信息,开通了实时监控、公众监督等功能。同时,精选25名律师组建“美丽三门”律师团,开展“律师说法”、“律师法律帮扶”等行动,及时化解“清三河”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并为党委、政府出台相关治水政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据统计,该县共清理河道1049公里,全面歼灭垃圾河,黑臭河感官和理化指标均达到浙江省验收标准,连续3年出境断面水质考核达到良好以上。池塘综合整治、断头河连通、铁腕执法……去年,路桥区把治污清源作为改善水质的治本路径来抓,在全面实现垃圾河、黑臭河动态清零基础上,定期对每条内河开展“回头看”行动,通过不间断地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清单”。

目前,当地32条39.05公里黑臭河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省里标准;内河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综合污染指数降低16.9%,河长制以及河道保洁、清淤、管护等制度完善,群众满意率达86.17%。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