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南江镇: 一路豪情奔小康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是平江县南江镇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5年!
5年间,南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240元增加到2015年的77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300元增加到6520元,均实现了每年两位数的增幅;GDP、工业总产值、财税收入分别增长13%、10%、12、6%。
如果把南江“十二五”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比作一曲波澜壮阔的进行曲,那么最悦耳动听的音符,莫过于该镇以新型城镇建设和文化建设助推全面小康建设了。
城镇建设 拉近城市“零距离"
1月9日,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刚竣工,立马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搬迁工作。从拥挤不堪的老医技大楼搬入舒适的新病房,患者张先生感慨:“再也不用睡楼道了,也不需担心没有病床远赴40多公里外的县城医院了!”
南江镇距县城40多公里,卫生院服务辐射范围包括湘鄂赣三省周边8个乡镇、共30多万群众。原中心卫生院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按当初设计标准,核定住院病人仅99人,而实际住院病人超过200人。该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一间病房里挤着10个床位,楼道里都摆满了病床,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有些患者不得不到县城住院。”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2015年,该镇投资2500万新建住院大楼,可容纳300位住院病人。并新成立了血透中心、急诊中心。该镇人大、政协连续三年呼吁成立血透中心的议案也得到了解决,60多位血透病人再也不用往返县城治疗。
南江镇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镇,历史上就享有“小县城”的美誉,是全省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试点乡镇。原省委主要领导曾作出批示:要把南江镇作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样板来建设。
作为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先行者,南江镇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必然之举,“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增长16%的速度,累计完成7亿元,推进城镇功能与城市的“零距离”。
目前,该镇已经建有的商业步行街,在全省乡镇中首屈一指,其中还包括三栋28层高85米的商住楼,也属全省乡镇建筑中的第一高度。通村公路、集镇街道全面硬化改造,通平高速通车,三纵四横交通格局形成,新汽车站建成并投入使用。11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8条10千伏线路架设全面完成。垃圾压缩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近4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行。古韵南江仿古步行街、江汉路商业步行街建设高标准完成。
文化惠民 为幸福生活加分
在去年举办的“激情潇湘·幸福岳阳”专题文艺晚会上,南江激情女子舞蹈队创作的节目《幸福像花儿一样》获得嘉奖,并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录制。
没错,南江生活的群众,确实幸福像花儿一样!看,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2000米的沿江风光带和蜜源、脉源、伏羲、君子堂等文体广场,数以千计的村民在这里尽情歌舞、舒展筋骨,释放一天的疲惫,不就是幸福生活一面的真实写照么?
近年来,南江镇坚持“以文化促和谐,以文化促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理念,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百姓文化品位、构建和谐乡镇为宗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战略,在加大文化项目建设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奏响了文化惠民的交响乐:
他们先后修建了蜜源、脉源、伏羲、福隆四大集镇文化广场和余坪、昌江、显高、凤阳、大湾五大村级文化广场,并在镇里的沿江风光带上建起了2000米长的诗词碑廊。
他们成功举办了三届乡镇书画展,南江镇书画协会被评为湖南省唯一的先进乡镇书画协会;成立了湖南省首家乡镇文联,下辖诗词协会、体育协会、舞蹈协会等10多个分会,积极有效地开展文化活动,伏羲文化节、群众体育文化艺术节、二月二龙抬头节会以及“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春节联欢晚会等都在南江激情演绎,为强镇富民凝聚“正能量”。
他们还依托政府门户网,开通了书记信箱、百姓呼声、南江好人榜等栏目,最大限度地畅通政民互动渠道;结合省级文明城镇的创建,开展“南江百佳”、“南江好人榜—感动南江”、“南江经济社会突出贡献奖”、“南江平安家庭”等评选活动,大力倡导社会正气。
……
回眸“十二五”,南江文化建设飞跃发展:伏羲陵寝地论证工作全面启动;发展各类文艺协会20多家;成功创建了中华诗词文化之乡、楹联之乡、书画之乡;伏羲八卦竹龙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区三宜“高歌奋进向未来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文化惠民活动,推动了南江镇工、农、商、旅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增规模企业3家,其中湖南南杰电材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成功在天津股交所挂牌上市;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南江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8个,大型合作社5家;商贸业空前繁荣,步行街、江汉商贸街、仿古街人流聚集,热闹非凡;深加工产品云母带和高压云母板发展前景广阔,“中国云母之都”呼之欲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300多人,新增各类就业4000多人,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100%……
励精图治颂辉煌,高歌奋进向未来。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伴随发展的激情节拍,南江镇吹响了“打造‘四区三宜’山水桥镇,谱写中国梦南江新篇章”的号角。
按照“四区三宜”山水桥镇发展战略,南江将打造成长江中游“绿心”生态功能区、辐射湘鄂赣三省商贸物流聚集区和湘北特色文化旅游核心区,并依托境内幕阜山、昌江河、南江桥,打造平江县小康社会建设引领区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桥镇。
在未来几年,南江镇将全面建设全国重点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围绕打造湘北重镇、经济强镇、文明大镇目标,强力推进工业发展、旅游开发、现代特色农业和精神文明四大建设,全力构筑大农业、大城镇、大生态、大旅游、大流通、大文化、大科教、大平安八大体系,为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到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8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