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林飞:莫让GDP注水造假成为“新常态”
相关部门做过一些核查,有些投资数据至少有20%的水分。”黑龙江省工信委投资规划处处长官英敏证实。仅黑龙江省自行“挤掉”的投资水分,近两年每年至少数百亿元。巡视组要求各省进行反馈整改。(12月11日《新京报》)
GDP,全名国内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GDP本是国家宏观了解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特效药”,本意是更好的掌握全国各地经济数据,经济好的地区继续让其发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经济不好的地区给予政策支持让其成为经济的新增长极,因地制宜,为下一年中央制定各地政策提供可靠依据,而各省市在面对GDP时却动了“歪脑筋”,弄虚作假,交给了国家和百姓一份注水造假严重的GDP账单,更为可笑的是这些官员自恃采取了隐蔽高明的手段造假,自认为“导演”了一场天衣无缝的造假好戏,无所畏惧,一意孤行,殊不知,在国家大力反腐开展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的背景下,再好的导演再好的演员再逼真的戏也将原形毕露,无所遁形,戏演的再好还是戏,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更何况,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相关官员何以如此觉悟智慧都缺失?不得不让笔者对他们的真能力捏一把汗。
长期以来上到国家下至各省市对GDP推崇备至,一些地方政府对GDP甚至已经到了近乎痴迷疯狂的状态,一些地方官员可以对环保,对民意,对扶贫全然不顾,而对GDP却欣喜若狂,锱铢必较,为了增加GDP大拆大建,很多官员因此获封“殊荣”,获得百姓公认的“推土机大王”,“拆迁大佐”等“荣誉称号”,笔者在想,毕竟人家官员对GDP可是下了狠功夫操碎了心,“荣誉称号”也算对他们工作的一种另类评价,说不定某些官员对这些“荣誉称号”喜闻乐见呢。打趣之余,笔者疑惑,为何官员铤而走险对GDP造假,为何官员在面对GDP时丧失了平日的自信,变得不淡定以至于作出糊涂事。
唯GDP论英雄或许可以解释,长期以来一个地方的生产总值是评判干部的金标准,是选人用人提拔干部的核心依据,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大批干部为了个人前途个人政绩不顾客观规律,不顾百姓呼声,不顾环保,任性到底的大肆强拆,大搞面子工程,激情民愤,弄虚作假,使政府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实乃悲哀。
令人感到可喜的是新政府上台以后,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大力改革,大力反腐,让人民重新看到了希望,反腐行动高潮不断,让贪官闻风丧胆,惶恐度日,让人民大快人心,同时,又纠正了以往错误的考核指标,尤其是坚决纠正唯国内生产总值用干部问题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再以GDP论英雄,而是以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实乃国之一大幸事。
笔者认为,想要杜绝GDP注水造假,不仅需要加大监督,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绝不手软,同时要更加淡化GDP的重要性,百姓不需要“虚胖”外强中干的GDP,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GDP。
稿源:荆楚网
作者:喻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