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百姓关切 打造阳光政府
说起政府信息公开,从前人们总会有这样的误解:公开的信息大家不想了解,想了解的信息却不公开。事实上,这种现象正在被逐步改变,今年的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比起往年,不乏一些新意和亮点。
在我省今年发布的《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分解细化方案》中,列出了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国有企业、财政资金、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9个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内容,与前几年相比,今年提出的要求更加详细,所选择的也都是公众最为关切的领域。
一是党中央的重大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二是国务院的重要政策、重大部署和重要会议对信息公开提出的相关要求。如权力清单,是今年改革重点,需要着力推进。因此,围绕简政放权,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公开、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中的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信息公开等。这体现了与改革同步、为改革服务的理念。
比如推进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信息公开。培育和发展中介机构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中介机构是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转移的重要承接单位,但是,如果中介机构发育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到位的话,非但无法实现简政放权的目的,还可能滋生腐败。在简政放权中,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上面下放的权力落不下地的情况,原因就是所谓的“二政府”阻塞。因此,推进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信息公开,一方面可以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其有序发展。
三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领域。如推进公共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国有企业等方面的信息公开。这些领域涉及百姓口中常说的“电老虎”、“两桶油”、“上网慢、上网贵”、高速收费、“看病难、看病贵”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痛点”。将这些领域纳入公开要点,积极回应了百姓呼声和要求。虽不能一蹴而就,但已迈出了可喜一步,下一步要形成智慧合力,把制度建立得更有效、更顺畅。
在今年的方案中,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公开被单独列为一个重要领域写进了工作要点,是一次亮点和突破。严格来讲,国有企业并不属于政府信息,但其运营过程涉及公共权力的运用和公共资源的配置,特别是承担供水、电、气、热服务的国企单位,属于社会公共信息,只有政府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共同推进,才能让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除此之外,推进国企信息公开也跟当下的“国企反腐”热点相联系,政府是国有企业出资人,而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具有管理职能,今年对这两个领域的信息公开加以推进,可谓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