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绿色通道”,扶持企业渡难关!上海及长三角疫情和舆情监测报告
一、上海市疫情数据统计
截至2020年2月27日16:35,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存确诊58;累计确诊337人,较昨日增加1人;死亡3人;治愈276人,较昨日增加了4人。
(上海现存确诊病例分布图)
二、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疫情数据统计
截至2020年2月27日16:35
三、 全国疫情数据统计
截至2020年2月27日16:35,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存确诊43284,累计确诊78630人,现存疑似2358人,现存重症8346人,死亡2747人,治愈32599人。
(现存确诊病例分布图,来源:丁香医生)
四、聚焦上海舆情
政府举措
上海多举措扶持文化企业渡难关 将推文化金融服务
文化设施停业停演、旅游业全线暂停、正常经营业务中断,文化行业成为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中小微文化企业的经营压力尤甚。在落实上海惠企“28条”政策措施基础上,市委宣传部于2月14日率先发布了《全力支持服务本市文化企业疫情防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引起文化企业高度关注。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元介绍,下一阶段,本市将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及中小微文化企业,在政策扶持上,切实帮助企业缓解目前的经营困难和压力。上海打造“全球电竞之都”的步伐没有放缓,鼓励电竞企业转型开展线上比赛;对反映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文艺创作项目将纳入重点选题范畴,依托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资金,重点加大资助力度;对举措得力、落到实处,使实际经营的中小微企业最终受益的文创产业载体,优先予以政策支持和补贴
物资方面
上海将防疫物资“绿色通道”扩大到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物资
上海通报新冠肺炎防控情况全力以赴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海关总署已经出台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十条措施。上海海关副关长柳波指出,上海海关落实总署的部署精神,研究制定了13条措施,6方面入手。全面推广便捷通关措施,确保复工复产急需物资和民生物资安全快速通关。
交通方面
海陆空“组合拳”保物流促生产 “多式联运”显身手
企业复工复产离不开物流保障,疫情之下,海陆空交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近日,航运、航空企业和铁路、公路运输打出“组合拳”,发挥“多式联运”的灵活性优势,通过“陆改水”“陆改铁”“陆水空接力”等方式,保障物流“动脉畅通”“支流通达”,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保障。铁路发挥覆盖面广优势,在保障防疫物资运输的同时,为企业复工复产助力。水运相比于铁路和空运周期长,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破解了燃眉之急。空运的快捷高效要有地面接驳的顺畅“接力”才能够实现。
社区方面
上海基层社区推出抗疫“公益剪”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今年不同于往年,防控疫情,大家出门理发成了大难题。不过,上海的基层社区推出了暖心服务,开展抗疫“公益剪”志愿活动。此外,街道机关指导员、区下派干部、社区民警、居委干部、小区保安以及社区党员和志愿者们日夜坚守在防控一线,默默守护着社区的平安,大家也已经很久没有理发了。为表达对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感激和支持,理发师们特地为他们送上了专属服务,“理个发,让他们清爽上阵,继续战疫情”。
企业复工
长三角一体化与疫情联防联控、企业复工复产融为一体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表示,长三角一体化从未远离我们,它一直在和疫情联防联控、企业复工复产融为一体。长三角示范区地跨沪苏浙两省一市行政范围,门户特征强,产业链区域化、国际化分布,跨域流动需求大。1月29日,一体化示范区内的主要道路卡口就实现了“站点合并,一站两检”,这样既能做好疫情防控,又避免了因行政区划造成的重复设卡检测问题。示范区执委会根据区域防控和复工复产需要,会同两区一县建立了6项联防联控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动态互通互鉴,人员流动互认互通,共保物资运输车辆通行,合并交界点临近卡口,应急物资互帮互济,社会治安联合管理等。这6项工作机制不只针对单个领域,而是综合性的举措,有利于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这些机制有效促进了示范区企业复工复产。示范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3225家,截至2月26日,已复工3099家,复工率达到了96.1%。
商务部:上海市重点外资企业复工率已超99%
2月27日,商务部举行网上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近期,相关部门和地方纷纷采取举措,加大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商务部也连续印发了多份政策文件,持续指导各地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在投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影响。宗长青称,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开始收到成效。如上海市加大对重点外资企业支持力度,840家重点外资企业监测显示,截至2月25日,复工率已经超过99%。
(启传公关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