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舆情监测发展现状及不足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舆情监测发展迅猛。本文从主流媒体、高校、软件公司三个主体的舆情监测行为入手,初步探析中国网络舆情监测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舆情监测的研究或安排提供参考。
【关键词】:舆情监测主流媒体高校软件公司
网络舆情是公众对互联网上传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所表现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状态,它通过互联网对社会问题发表看法,或表达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舆情监测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做好舆情监测能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主动权,及时准确地将采集、整理、分析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决策层,是决策机构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本文将国内的网络舆情监测服务机构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托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建立的舆情监测平台;第二类由高校或学术机构创办的舆情研究所;第三类是由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联合成立的舆情监测软件企业。从这三类网络舆情监测的现况入手,浅析当下中国网络舆情监测的发展。
一、主流媒体的舆情监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党政机关的日益重视,互联网舆情服务市场的逐渐兴起,主流媒体利用其专业技术优势,帮助政府部门监测和把握网络舆情,提出应对之策,如新华网“舆情在线”栏目,人民网的《网络舆情》杂志,检察日报社下属的“正义网”舆情监测。
新华网的“舆情在线”是国内最早从事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服务的机构之一,2003年以来一直在为中央有关部门专供舆情报告。目前,已建立一支100多人的舆情分析队伍,拥有业内领先的舆情监测统计技术及丰富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经验。“舆情在线”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系列产品和服务,包括全国乃至全球网络舆情、电视台舆情监测研判业务、危机公关和舆论引导服务等等。“舆情在线”包括网络监测和微博监测两大系统,PC服务、手机服务、平板服务三大平台,舆情监测范围包括网络媒体、微博论坛、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此外,还推出了全时段人工预警服务。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组建于2008年7月,目前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以定量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出版“史上最贵的杂志”——《网络舆情》(纸质杂志加网络版3800元/年,目前有约4000个用户)。舆情应对咨询顾问服务,形成流水作业。人民网开设重点新闻网站第一家舆情频道,围绕突发事件和公共舆论话题,邀请各方面专家、地方政府发言人、突发事件当事人等,进“舆情会商室”与网友在线交流,切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总结地方政府对突发事件和社会舆论的应对技巧。同时,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与地方政府、中央部委机关和企业建立良好互动合作关系。
此外,还有正义网舆情监测系统、法制网舆情监测平台、中国警察网舆情监测平台等主流媒体为主体的舆情监测系统。
这些舆情监测系统专业水平较高,针对社情民意进行监测,对时事热点和受众心理变化的敏感度高,主要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二、高校(学术机构)的舆情监测
高校或学术机构具有学术传统,善于归纳、梳理互联网舆情的变化和特点,总结一般规律,如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
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创立于2005年12月,是一个对舆论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研究所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社会舆论、危机预警、品牌声望、公关活动等。
研究所不定期出版各类舆情报告,举办公关舆情论坛,为科教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等相关组织提供公关舆情咨询。其科研队伍主要由中国传媒大学及有关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08年12月开始进行网络舆情的监测。通过相关研究成果,对学界了解目前舆情运行的基本特点和态势具有宏观把握和借鉴意义。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基于人大——方正舆情监测平台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所得,该舆情平台实时采集国内主要的新闻网站和重点论坛、重点博客、贴吧等的数据,并集纳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信息,目前主要采集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信息。且通过构建每一个热点事件的网络舆情指数,可在一个测量工具和测量层面上测量每个网络事件的影响力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对事件进行加权运算,进而得出中国社会的整体舆情运行态势。
国内高校较为著名的舆情研究机构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重点进行公民社会背景下社会各界舆情应对能力的研究;复旦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重点对网络舆情的生成规律及传播机制进行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网络舆情安全研究中心,重点做网络舆情产生、传播和导控等方向的研究和自主网络舆情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南京大学谷尼舆情分析研究实验室,研究网络舆情监控,开发面向媒体的新闻线索监控系统和面向企业用户的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做舆情信息理论、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等。
三、软件公司等企业的舆情监测
由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的相关机构,实力较为雄厚,抓取互联网舆情数据能力较强。“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为用户、渠道提供更完善和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更加自由的言论环境,使得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以“舆情监测”为关键词,笔者搜索到众多从事舆情监测服务的企业,以下列举顺序按360搜索网站顺序排列:
1、红麦软件。结合舆情特点与客户需求,红麦研发了全面而针对性强的舆情产品线,包括舆情监测平台、微博监测系统、微博营销工具系统、境外舆情监测系统、红麦舆情手机客户端等一系列舆情产品,并支持产品的个性化定制,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2、西盈网络信息雷达系统。从互联网上以定向采集和全网搜索的方式,获取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等舆情信息,存储到舆情数据库中,并通过西盈舆情搜索引擎对海量的舆情数据进行实时索引。
3、军犬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第一时间、稳准狠快从海量互联网数据中将你所关注的舆情读薄读懂。其3大采集、5大分析、3个平台、2项报告、3种预警、1套业务标准能疯狂满足客户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需求。现已为400多家舆情客户提供有效网络舆情监测服务。
4、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基于全球领先的互联网采集监控技术而研发,具有发现快、信息全、分析准的优势。可让用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第一时间发现负面舆情。
5、谷尼微信舆情监测。由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舆情服务商北京谷尼汇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该系统是国内首款基于Office舆情监测软件,系统运行在个人PC机上,不需要有特定的数据库、中间件和服务器,根据用户需要定制搜索主题,几分钟出具EXCEL网络舆情监测报告。
这类舆情监测软件企业技术实力雄厚,抓取网络舆情数据能力较强,但数据分析和解读不够专业。
总的来看,中国网络舆情监测的发展已初具产业形态,但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缺乏行业通行标准,也没有相关行业协会;产业持续创新能力不足,发展仍具脆弱性,产品单一,服务同质化严重;缺乏有效的产业内融合机制,缺乏有效监管网络舆情监测规章制度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提出的主要对策有:进一步巩固行业的合法性,延伸产业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实现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舆情监测产业;扶持资质好、规范的专业舆情机构,建立中国网络舆情监测品牌等。
(作者单位为湘潭大学)
—————————————————————
参考文献:
①曹远亮、柳炳祥、熊一兵:《网络舆情监测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应用》,《法制与社会》2010(5)。
②白长:《略论我国网络舆情监测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路径》,《人民论坛》2013(9)。
③李彪:《“众声”的建构:2012年社会舆情信息传播机制研究——基于人大—方正舆情监测平台的数据分析》,《编辑之友》2013(5)。
④钟天炜:《北京拓尔思公司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建设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⑤党生翠:《中国网络舆情监测产业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