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个别腐败官员背不起溃堤的“锅”

  7月1日晚,湖北武汉新洲区举水河发生特大洪水,凤凰镇郑园村陶家河湾举水河西圩垸发生溃口,口门70多米,附近6个村庄、1个社区被淹。溃堤发生后,该堤加固过程中曾涉工程腐败的旧闻被媒体翻出。媒体认为,在严重的灾情面前,工程腐败这“噩耗”,是在大众“伤口撒盐”,是目前最大的悲情。(7月6日新京报)

  在全国一千多县域洪水泛滥、受灾人口高达三千多万、抗洪形势严峻的当下,一则溃口堤段工程曾涉有关官员腐败的新闻,引起较大关注,媒体转发较多,仅网易客户端当天的跟帖评论就达20多万。报道虽然没有明示,溃堤的原因就是官员腐败造成,但字里行间的暗示意味明显。再从网络舆情看,跟帖评论大多把溃堤与工程腐败“挂钩”,甚至有网友评论:“溃堤不是天灾,是人祸!”

  应该承认,工程建设领域是官员腐败的重灾区,预设“洪灾+溃堤+腐败”的舆论场域,也极易调动大众的神经。但是,理性而言,将武汉溃堤原因归于官员腐败,实则过于简单,个别官员的腐败其实背不起溃堤的“锅”。

  首先,两起武汉水利系统的官员腐败案件中,虽然腐败官员曾经手10多亿元的水利工程建设,举水西堤加固工程也在被“染指”之列,但溃堤发生后,当地村民和官员称,举水西堤溃口堤段已有20多年没有加固。(7月6日新京报)检索资料可知,举水堤长达103公里,有57公里曾进行加固,其余46公里并未加固。换句话说,溃口堤段属于未加固堤段,媒体对此选择性“视而不见”,硬把溃堤与工程腐败“挂钩”,疑似张冠李戴。

  其次,堤防溃口的原因很多,腐败并不必然导致溃堤。年久失修、洪水太猛、原设计标准太低等,均可能致使堤防被冲垮。即使堤防加固工程被腐败官员“染指”,也不等于该工程就不合格,就必定是“豆腐渣工程”,简单地将官员腐败与”豆腐渣工程”划等号,既不符合事实,也没有逻辑的必然性。一项工程质量合格与否,与有关官员是否腐败,各自的评判标准、主体、客体完全不同。这也是被腐败官员“染指”后,一般情况下,验收合格的工程不必翻修或推倒重建的根本原因。因此,未经权威机构调查核实,就把一个堤段的溃口与工程腐败扯上关系,不是媒体应有的严肃态度。

  长江中下游的灾情牵动人心,堤防溃口的原因应该分析,教训值得吸取。但是,无论如何,武汉个别官员的腐败,背不起举水西堤溃口的“锅”。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随意地把官员腐败与堤防溃口,像乱点鸳鸯谱一样地“错配”,与事实不符,于抢险救灾无补。从舆情监测看,造成焦点虚化,不利形成众志成城抢险救灾的舆论氛围。

  严峻的灾情令人揪心,工程腐败令人痛恨,但腐败分子不是“背锅侠”,撇开情绪化思考,有些复杂的“锅”,简单地要个别腐败分子来背并不公平,他们或许背不起,或许本不应该背。(徐林生/文)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