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知名舆情分析专家海口论剑

  把握“掌上舆论场”提升舆情服务能力

第二届中国城市舆情服务联盟年会现场。

  15日,由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主办,海口网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城市舆情服务联盟年会开幕。会上,专家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解疑释惑、指点方向;同行从实践经验和具体案例着手介绍经验、示范做法;沙龙从关心话题和未来发展入手、讨论争论获得真知。与会嘉宾围绕提高舆情服务质量,拓展舆情服务市场这一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海口网记者 曾丽园 见习记者陈五男 邓钰文/图

  段赛民

  城市网络形象

  将助推城市建设

  “城市的网络形象是软实力,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没有良好的网络形象,不可能获得很高的现实评价。”新华社·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段赛民在会上说,“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对提高政府决策效率,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它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新空间,将助力城市形象塑造。

  段赛民表示,在“自媒体”时代,城市形象时刻处于全方位、多角度的注视之下,加之网络事件频发,而网民群体性的差异对城市的评价有着不同的标准,这对城市管理者的舆情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者需借助专业机构、科学方法,寻求城市网络形象的判定标准,以此为基础采取合理有效的城市管理措施。

  汤景泰

  关注网络全民

  “围观”产生变革力

  暨南大学教授、微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汤景泰表示,当今社会的舆情传播环境已不同以往,新闻传播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在此语境下,舆情传播呈现出参与主体更多样、传播方式更直接、演化机制更复杂的趋势,“只有明白这些改变,才能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他认为当前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已经形成一种“围观”态势,无论个人还是群体,信息只要发布在互联网上,就意味着要接受全体社会成员的审视。为此,汤景泰表示,舆情监测手段一定要升级,要重视大数据的价值,只有大数据才能呈现出舆论主题本身的态度。他表示,管理部门有必要提升危机传播的能力,提升舆情引导能力。

  胡宝祥

  传统网络媒体面临

  三个“难以为继”

  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理事长、舆情服务联盟会长胡宝祥在会上提出,在转型变革时代,传统网络媒体面临三个“难以为继”,即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以单一新闻为主的传播方式难以为继,以网络广告为主的收入来源难以为继。他表示,这是一场涉及新闻网站的内容生产、传播形式和经营模式的革新,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意识。

  他指出,在新常态下,新闻网站的舆情服务应从以资讯传播为主的服务,变成以舆情为主的服务,从传统的全包式信息提供商转型为个性化资讯服务的专家。

  庞胡瑞

  传播平台+监督手段

  政务舆情最优组合

  国家民委舆情中心资深舆情分析师庞胡瑞则认为,新媒体时代后,政务舆情面临的变革核心是“舆论驱动”+“自上而下变革”,传统舆情已经疲于应付,舆情格局正在悄然变化。

  庞胡瑞称,从机关工作经验来看,2015年舆情产生最主要渠道的是微博,从实际政务舆情处置中,2015年领导干部最广泛的舆情来源为微信。随着网络媒体建设的常态化和专业化,传统政务媒体被迅速边缘化,政务舆论关注度明显上升,而移动舆论场监测成为核心卖点。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