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举办IV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现场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姜丹) 2019年12月23日14时15分,灞桥区市场监管局的应急电话铃声响起。“我院连续接诊25名病人,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舌尖、指尖出现青紫,其中两人病情较重。据了解,这些病人都是我区A学校的学生,中午有共同的就餐史。根据临床症状,我们初步判定是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请你局前往调查处理.....”
别慌,这是陕西省西安市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中的一幕。
为了进一步提高西安市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社会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2019年12月23日,西安市在铁一中滨河学校举行了IV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检验《西安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本次演练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灞桥区人民政府、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卫健委、西安市应急管理局、西安市农业农村局、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协办。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姜敏、西安市政府副市长强晓安、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吉利,西安市灞桥区政府区长苗志忠、人大副主任孙润璋、副区长王雨萌、政协副主席肖晓宁,西安市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陈新安等领导现场观摩及指导了本次演练。西安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场监管局、西安市灞桥区有关单位、铁一中滨河学校师生及家长共400余人观摩演练。强晓安副市长担任演练总指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吴繁主持了本次演练。
按照危害程度将食品安全事件分为:级别食品安全事件和非级别食品安全事件。级别食品安全事件共分四级,即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件(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件(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件(Ⅳ级)。
本次应急演练以模拟灞桥区某学校学生中午集体用餐后,出现多人食物中毒症状为背景,按照《西安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及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置流程,灞桥区食安办经过研判。立即启动《灞桥区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将事件发展情况上报市食安办,经过市食安办组织相关单位会商,决定启动《西安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进入Ⅳ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状态,组织协调开展医疗救治、现场控制、检测分析、事件调查、危害控制、新闻发布等应急处置工作。最终,在各应急小组的有效处置与卫生、公安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调查清楚了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截断了问题食品的源头,中毒人员得到有效救治,事态得到了控制,终止应急响应并有序的开展后期处置工作。
演练结束后,西安市应急管理专家组陈新安组长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现场点评,认为本次演练做到了指挥得当、组织有序、信息畅通、反应快速、运转流畅,整个过程能够按照应急预案高效有序进行。本次演练既检验了《西安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实际操作性,同时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使现场观摩的全市食品安全应急工作人员切实了解事件应急处置的程序、环节、内容和相关要求,进一步熟悉了本部门在处置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职责,增强了基层监管人员应对处置的规范做法与实用技巧,为做好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了示范,达到了预期目的。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吉利对本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工作进行了总结,陈吉利指出本次演练是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及“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的一次大练兵,达到了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宣传教育的目的,有效提高了我市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全市各部门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提高站位,扎实抓好风险防范,紧盯弱项,着力抓好能力提升,突出重点,从严抓好整治规范,营造氛围,积极抓好宣传引导,不断擦亮“食在西安、食得放心”城市招牌,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市场监管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