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杰:把好四道关 做好信访工作
信访是群众向政府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也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是最直接、最现实的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带着怨气来,带着满意走,要把好四道关。
以情感人,把好接待关。一是高度重视群众诉求。树立上访无小事的观念,多一些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我们重视了,群众对政府才有信任感,群众才会真正感到你理解他、关心他,是真心实意在为他着想。二是接待群众要热情。用耐心倾听群众呼声,用热心、诚心换取群众对党的信心,从而架起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拓宽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搭建群众诉求平台,让信访部门成为上访群众的“减压阀”和“稳压器”。
以理服人,把好受理关。一是做到“三不”。不推,对属于职权范畴或能够处理的,无论难度多大都应将事情揽下来,决不能踢皮球。不压,及时如实地报告情况,沟通上下关系和渠道,使问题早日得到解决。不捂,该立案的立案,该受理的受理,不只手遮天,压制民意。二是妥善移送无管辖权的信件。对群众要求合理,但不属自己管辖的问题做好耐心解释、说明工作,并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移送,绝不能简单从事,一推了之。对既不属自己管辖而且群众要求又不合理属于无理纠缠的,应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用法律、政策加以疏导,对虽经劝说、疏导,但仍不听劝阻、无理取闹的要断然处理。
依法办事,把好办理关。一是细致调查,认真分析。解决群众上访问题,首先要做细致的调查。既要了解纠纷的起因、经过、现状和趋向,又要了解各方的观点、理由、要求和动向等。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研究,把握纠纷的焦点,透过表象抓住事件的本质并找出正确的结论来。二是依法办理,以理服人。首先做到不徇私情,不畏权势,对问题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本位主义、地方主义,无私、无畏、大胆处理,敢于碰硬。其次软硬适度。按照事件的性质,对上访者的正当要求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秉公办事,对一些漫天要价、无理取闹者则要硬起手腕,决不能乱开口子,随意许愿。最后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现行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处理纠纷,又维护社会稳定。
以党性暖人心,把好善后关。群众可能基于某种原因会暂时停止上访或接受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因此一起上访事件表面上的平息并不能表明上访群众的思想都通了。一是针对不同层次人们的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教育工作,讲法律、讲政策使群众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处理的依据、结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根本上防止事件反复。二是进行必要的回访,看群众以前的问题和困难是否真正解决了,是否出现反复,看群众还有什么新的困难,通过回访巩固以前的成果,解决当前的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三是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微信、微博、QQ等网络公众平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公开问题的办理程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及时改进不足,不断提升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