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吴晓灵:打通社会资金融通渠道

  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合作会议聚焦“金融促进实体经济”

  在昨日于香港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合作会议上,与会嘉宾围绕“金融促进实体经济”进行了广泛讨论,不少专家表示应鼓励直接融资,提高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央行虽然积极提供流动性,但仍需要商业银行将流动性带入实体经济,然而,目前商业银行因为贷款需求的下降,失去了投放信贷的动力。

  在吴晓灵看来,货币政策难以改变经济动力,消费和投资仍然不够,金融机构也不愿意放出资金。对此,她建议,国有企业可以考虑将部分股权转让给社会保障基金,既可以促进消费,又能够做到优胜劣汰的效果,同时也要继续鼓励直接融资,减少依赖银行贷款,让社会资金融通渠道打通,让资金投放于社会。

  中央汇金投资副董事长李剑阁表示,中国内地经济有很大韧性,虽然近期经济增速放慢,但属于新常态。中国内地目前需要将结构改革放在首位,因为货币政策的效用已经在逐渐下降,而增加流动性的效果也比较差。

  “现阶段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效率的是经济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又比如民营企业的安全感问题。”李剑阁认为,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去年股市的异常波动影响了直接融资渠道,“从金融改革的目标来看,我们应该尽量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而不是主要靠银行贷款,但是现在A股市场还在自我修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还在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投资增长”。

  “中国内地国企需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配合金融改革,可以发行永续债,否则会过度依赖银行体系作为其资金来源。”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认为,发行永续债可提供资本,改善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也可以改善企业品牌形象。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