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警察自媒体与安徽电视台“掐架”舆情风波

  近期,警察自媒体与安徽电视台“掐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警界”、“AK羽林卫”等微信公众号持续发布文章,披露“连城派出所所长阻扰安徽电视台采访”事件原委,并要求安徽电视台道歉,推动舆情不断升温。公众在质疑媒体报道有失偏颇的同时,也谴责警察自媒体一味护短。其实,此类事件并非个案,在“深圳警察吃娃娃鱼打记者”、“郑州记者拍照被民警抢走相机”等事件中,警媒“掐架”致使舆情朝着更为复杂的方向发展,警媒关系也在频发的“掐架”事件中逐步陷入尴尬境地。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通过梳理此次“掐架”事件舆情脉络,分析总结此类舆情发展成因,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舆情事件】

1.舆情爆发:媒体称派出所所长欲摔摄像机

  97日,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帮女郎帮你忙》栏目播发题为《大老板借钱玩失踪,派出所能否立案?》的视频报道,称合肥包工头张永新以商铺、工程为担保,向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村民小周等多人借款数十万元,但还款期已到,村民联系不上张永新,小周遂向派出所报案,但派出所并未受理。报道指出,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该栏目记者陪同小周来到固镇县公安局连城派出所,却受到阻扰,一位自称为派出所所长的便衣男子表示没有义务解释不立案的理由,并对采访行为表达不满,称“摔了摄像机都可以!”当天,该报道并未引发过多关注。

  次日,微信公众号“帮女郎帮你忙AHTV”以《我把你摄像机摔了都可以!!!固镇县这家派出所所长要“火”!》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因标题极具诱导性,该文章迅速在微信平台引发热议,“掌上固镇”、“固镇人”、“蒙城在线”等微信公众号均予以转发,累计阅读量达1.5万次,舆情热度不断攀升,不少网民谴责“派出所所长太猖狂”。

2.舆情升温:警察自媒体发声要求媒体道歉

  910日,微信公众号“AK羽林卫”发文《警察流血牺牲,电视台作梗抹黑。怒请安徽电视台立即道歉!》,称安徽电视台断章取义抹黑公安形象,要求安徽电视台立即向当事民警、涉事公安机关道歉。截至920日,该文章阅读量累计超5万次,获点赞1235次。

  当日,微信公众号“警界”发文称,涉事派出所所长讲述了事件经过。涉事所长表示,8311730分左右,其本人准备下班,自称为安徽电视台的两名记者,就群众报案两三个月派出所未立案一事进行采访。对此,其回应采访需与县公安局政工部联系,并强调“想了解情况可以关闭摄像机,我给当事人解释,你们旁听”。但记者执意要派出所给出解释,并追问“为什么不立案”。面对记者纠缠不清,涉事所长称“你们这么做事不礼貌的”,“如果你们接着拍,摄像机我给你摔掉”。目前,该文章阅读量达10+,不少网民跟帖要求还涉事警察公道,并指责该媒体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

  当天下午,“@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以截图形式转发了“AK羽林卫”的文章,并评论称“是非自有人评说”。截至920日,相关微博获转评近2000次,不少评论者要求安徽电视台道歉,但也有网民认为派出所所长没有认识到接受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还有网民各打五十大板,认为各有各的问题。此外,“police”、“警界君”、“猫眼看天下”等微信公众号当晚发布了安徽电视台涉嫌多次抹黑警察的情况,推动舆情持续升温。

3.舆情白热化:媒体与警察自媒体骂战升级

  910日,安徽电视台针对“AK羽林卫”发布的文章发布了侵权投诉,认为文章失实,污蔑安徽电视台记者。对此,911日,“AK羽林卫”再度发文,称若本公众号遭封禁,将联合律师等对安徽电视台提起法律诉讼。12日至15日,“AK羽林卫”持续发布4篇文章,指出其遭到言语威胁,认为基层派出所与电视台间存在较大级别差异,派出所所长道歉实属无奈,并要求安徽电视台道歉。

  而以“苟利警队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签名的微信公众号“麒麟观察”自910日至13日,先后发表6篇与此事相关的文章,阅读量累计超过13万。文章不仅运用中国法学会会员李洪武的观点和法律规定,认为安徽电视台的报道有明显法律缺陷,同时援引安徽电视台此前发布的两篇失实报道,称“安徽电视台上次是这样黑警察的”,并评论称“让媒体道歉有多难?”此外,“阿SIR”、“宝塔分局万花派出所”等两个微信公众号分别发文《律师谈帮女郎:媒体抹黑警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难道安徽台记者真的是可以凌驾在法律之上的无冕之“王”》,将舆情推向白热化。截至927日,在微信公众平台相关文章累计近千篇。

【舆情解析】

1.自媒体崛起 警察话语权增强

  其实,造成警媒“掐架”的一大客观原因在于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崛起。无论是两年前大火的微博,还是当下热门的微信公众号,公安机关以及警务人员均纷纷开通官方或职务的账号积极发声,赢得大量粉丝关注,建立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也令警察群体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2.积极“死磕” 还原事件真相

  警察自媒体在“掐架”事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会超过涉事双方。在面对媒体以偏概全的报道误导受众时,出于“站出来为警察发声”的立场,警察自媒体通常会通过搜集各方观点还原事件真相,以使受众了解来龙去脉,避免警方声音在舆论场中处于失衡状态。在安徽电视台与警察自媒体“掐架”一事中,“AK羽林卫”、“麒麟观察”等微信公众号持续发文,除了还原事件外,还谴责媒体没有遵守基本的职业操守,积极“死磕”,要求安徽电视台道歉,“阿SIR”、“police”等自媒体以及“宝塔分局万花派出所”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声或转载声援,致使舆情陷入白热化。

3.个案累积 警媒矛盾愈发突显

  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统计,今年以来,湖北、河南、山东等地接连发生警媒“掐架”事件,如在“郑州记者在坠楼现场拍照遭民警抢夺相机”一事中,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批评和质疑,微信公众号“警嫂”、“警眼看天下”先后发文《警察“抢”了记者相机 网民反倒力撑警察》、《警告!擅自拍摄警察办案可能被拘留》,大有与媒体对峙之势。

  而早在2015年,《南方都市报》记者曝光深圳警察吃娃娃鱼被打一事后,“@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发布图文微博“警察在一起吃饭”和“@武汉市刑事侦查局警犬大队”发布的“欢迎暗访”引发媒体热议,《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公开批评官微,而政法官微积极发言表达不满。在一起接一起的“掐架”事件过后,警媒矛盾愈发突显,在类似事件发生后,长期得不到纾解和改善的紧张关系“一点就燃”。

4.舆论监督权与执法权的博弈

  警媒“掐架”背后其实是采访权与执法权的博弈。对于媒体而言,在“掐架”事件中,通常以舆论监督作为理论的重要依据,认为公安机关和警察对舆论监督要有正确的认识,将抢夺记者采访设备、对媒体人言语侮辱都看作是妨碍、阻挠舆论监督,这一理由既是媒体属性所决定的,也获得媒体同行以及公众的认同;而对于警察而言,在媒体采访超越法律规定的界限,特别是采访行为涉嫌侵犯警务人员隐私、报道有失偏颇的情况下,政法官微多以侵犯执法权为由与媒体公开“叫板”,一些公安机关自媒体账号会义愤填膺的为涉事警察找执法依据并激烈对峙媒体。观点的对立实则是各方捍卫权利的具体体现。

【媒体观察】

不要制造“警媒对立”

  面对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警方和警察的任何过激反应,都可能人为制造并加剧警媒对立,进而损伤来之不易的和谐警民关系。多一些对权力的监督,多一些自我克制和反省,权力主体和权利主体就能多一些互动和体谅,最终促成警媒关系和警民关系根本好转。

(来源:《北京青年报》)

积极构建和谐的警媒关系

  积极构建和谐的警媒关系,对于警方和媒体而言都很重要。对警方而言,与其叫板媒体引发更大的争议,不如就事论事澄清事件真相。对媒体而言,舆论监督也要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进行。唯有双方都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最终促成警媒关系的和谐发展。

(来源:正义网)

警察自媒体言语不理性导致更多质疑

  在近年来的涉警舆情中,有的警察自媒体“帮亲不帮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味护短,片面和错误地理解“正能量”的含义。个别民警自身法律素质低,在自媒体舆论场言语不理性,误导读者,导致一些非理性的观点在系统内部互相影响、互相发酵,使问题复杂化。这样很容易引起误导作用,导致民众更多的质疑。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6年第36期)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 车智良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