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举措提升舆情信息工作
近年来,晋宁县密切关注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热点问题,了解掌握干部群众的观点看法,通过抓学习、抓队伍、抓投入、抓制度、抓平台、抓载体等六方面举措,提升舆情信息工作水平。
加强政策学习。根据工作需要,加强舆情信息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形势政策、业务技能、决策能力、媒体应对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训。学习、把握省委宣传部舆情信息需求要点,面向全县下发舆情信息约稿通知,鼓励工作人员多观察形势、多分析研判、多动笔写稿,确保信息报得对、报得准、报得好、报得有用有效。
建好工作队伍。组建专兼职舆情信息员队伍,每年安排19个单位负责各网站、论坛、社区、微博的舆情监测,初步形成“县、乡、村、组”全覆盖、点面结合、不留死角的监测队伍;定期召开舆情工作例会,研判舆情信息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培训,邀请省市专家现场辅导,提升工作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强化队伍建设。近3年来,县委宣传部共有20余人次参加了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外宣办、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各类研讨培训班。从2014年开始,每年组织近百名宣传思想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有效解决“思想懈怠”、“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等问题。
加大综合投入。不断加大人力、物力、精力和组织领导力量投入。2013年8月组建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配足配齐工作设备;公开招聘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全职从事网络舆情工作;县委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明确县委常委会双月研究舆情制度,确立全县舆情信息工作的坚强领导架构,保障舆情信息工作全面、顺利、高效开展。同时,拓展阵地,开展外包服务,与新华社信息中心及智库平台、人民网等央媒舆情工作机构开展合作,利用外脑掌握国家宏观政治经济动态、不同领域舆论态势等权威、前沿信息,提高舆情的预警能力和水平,构建内外结合、资源共享、外脑助力的监测体系。
推动制度创新。2013年以来,晋宁县总结近年来舆情工作得失利弊,梳理全县外宣及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文件,借鉴省内外舆情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制定了《晋宁县重大事项舆情风险事前评估实施办法》《晋宁县网络舆情管理暂行办法》《晋宁县舆情应急处置暂行办法》等舆情工作制度。全县各部门强化重大事项舆情防范意识,形成及时排查、按期汇报舆情风险的长效机制。主动设置议题,对涉及全县性的重要议题和项目推进的会议,均指定县委宣传部领导参加,将宣传部门的舆情风险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并确立了县委常委会双月研究舆情制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