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公布2017年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3月14日,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17年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网购电器出故障,依法维权有保障
2017年1月11日,崔女士网购一台燃气热水器,使用过程中出现水管破裂问题,导致自家及楼下住户被淹。该女士投诉至网络平台,热水器售后人员赶到现场拍照取证后,多次推诿不予解决。经调解,商家赔付消费者损失1.8万元。
案例二:变更理由不成立,续保押金全退还
2017年2月9日,消费者陈某投诉,称在一汽车4S店要求退还3年前交付的担保贷款购车续保押金时,商家以法人变更为由拒绝退还。经调解,商家退还消费者续保押金3000元。
案例三:家装公司失诚信,赔了夫人又折兵
2017年3月10日,张女士投诉称,其预付家装公司4.5万元,装修期间发现商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经执法人员调查处理,商家退还张女士全额预付款,并赔偿损失5000元。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家装公司的违法经营行为依法立案查处。
案例四:“三包”期内拒担责,结果换车又赔费
2017年6月2日,任先生支付13.9万元购买一辆家用轿车,“三包”期内因发动机高温、刹车偏离等故障维修两次,维修后车辆仍不能正常行驶。任先生要求退车和赔偿损失遭拒。经反复调解,最终商家为其更换新车并承担车辆入户等费用。
案例五:物品运输遭损坏,保价赔偿没商量
2017年6月15日,史先生通过物流公司将一个马桶发往外地,按商家要求保价1000元,货到后发现马桶破碎,商家以多次中转为由拒绝赔偿。经调解,收货物流公司按保价金额支付赔偿金1000元。
案例六:合同约定不遵守,失信行为受惩处
2017年8月12日,谢女士向商家定购价值6万元衣柜橱柜,交付定金1000元。1个月后,商家以材料涨价为由拒绝按约定提供商品。经调查处理,商家双倍返还消费者定金,该局对商家违法经营行为立案查处。
案例七:消费场所存隐患,客户损失要承担
2017年9月4日,消费者李某等6人在某音乐酒吧边唱歌边吃火锅,深夜时均出现身体不适,送到医院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该经营场所存在空间狭小、空气流通差等安全隐患,并责令其立即停业整改,并向消费者赔偿损失8600元。
案例八:健身会所很任性,调解退款止纠纷
2017年10月10日,消费者张某投诉,在健身会所办理一张1万元健身卡,因商家多次更换健身教练,张某要求退卡遭拒。经反复调解,商家退还预付卡余额7500元。
案例九:商家粗心大意,消费维权给力
2017年10月28日,张女士在商场购买一双价值1800元时装鞋,商家承诺免费保养。一次保养后,她发现鞋面有多处划痕,商家拒绝承担责任。经调查核实,是商家收鞋时未做详细检查和记录。经调解,商家向张女士赔偿一双新鞋。
案例十:养生美容不理想,会所退费数万元
2017年12月18日,消费者刘某投诉,其在一家会所花费14万元做养生美容,但实际效果与商家宣传承诺不符,要求退还剩余服务费。经多次调解,商家退还服务费5.5万元。(记者 智慧 实习生 马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