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依法治旅 “有了旅游工商所确实方便了不少”
日前,重庆市首个旅游工商所——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黑山旅游开发区工商所正式投入使用。旅游工商所的成立是万盛经开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成果,也是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
旅游工商便民利民
这几天,万盛黑山镇的曾凡平正在为筹备建设几平方竹笋种植场而烦恼。一方面,他对到底该如何申请微型企业的各种程序和需要的材料都还不清楚;另一方面,手续办理需要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城区,手里的事情又很多,根本走不开。后来听说黑山旅游开发区工商所成立了,专门为旅游企业解决问题。于是紧忙打电话咨询了一下具体办理事宜。当天下午,工商所的人员就上门服务来了,悉心讲解了微型企业的各种政策,并在现场指导填写了所需申报的材料。曾凡平感叹道,“有了旅游工商所,确实方便了不少”。
据介绍,黑山工商所主要履行黑山片区(含黑山谷5A景区)的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服务、微企申报、旅游消费维权、旅游市场监管、诚信体系建设、商标培育发展、广告监管、非公党建服务等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事实上,对比过程中就不难发现,以前,游客在万盛黑山谷、龙鳞石海这样的热门旅游景区遇到旅游消费纠纷等问题需要维权,无论是拨打12315让维权人员赶到景区,还是直接去位于万盛城区的东林工商所进行投诉,车程都需要耗费大约1个小时。而黑山旅游开发区工商所投入使用后,距离万盛主要热门景区仅20分钟车程,既方便游客投诉解决消费纠纷问题,又方便周边旅游经营主体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据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工商分局局长李屹立介绍,为贯彻落实全域旅游战略,按照党工委、管委会提出的“服务上山”的工作要求,区工商分局强化职能作用,按照“1+3+6”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旅游工商”创建工作,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1”即强化组织机构保障:成立黑山工商所,确立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消费维权流动投诉站,建立综合监管维权体系。“3”是围绕三个中心,打造“三度”环境:一是加强消费维权工作,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二是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工作,打击消费侵权行为,提升景区“美誉度”;三是强化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增强经营者“信誉度”。“6”即实施六大工程: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为旅游市场发展培育更多载体细胞;开展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提升万盛地区及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旅游消费维权,提升消费纠纷调处效能,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设立流动投诉站、实现就近维权;强化景区监管,打击强制消费、价格欺诈、合同侵权、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违法经营行为;健全旅游服务主体信用监管评价体系,融入智慧万盛,打造旅游服务业诚信经营评价平台;推进景区非公党建靓化工程等方面内容。
全域旅游造福群众
无独有偶,在不久前,万盛人民广播电台旅游交通频率FM92.2正式开播。这也是重庆除主城区外区县第一个广播电台。广播的主要内容是旅游景区、天气、美食、实时路况等。“在万盛,像这样因发展全域旅游而出现的亮点还有很多。”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旅游局局长杨学明说。
“从万盛城区到黑山谷景区居然有公交车,还只要1元钱。相较于其他地方城区到景区动辄几十元的交通费用,这里太便宜了。”一位游客感叹道。据介绍,自今年元旦起,万盛开始推行城乡公交全程1元“一票制”。该区每年投入3900万元,以18条公交线路覆盖全区所有镇街,公交车仅需1元且半小时内可免费换乘。这不仅串起了万盛域内分散的景区,更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在万盛旅游,除了能欣赏到山水美景,还能体验体育旅游项目。这里有羽毛球场、骑行步道、游泳馆等一系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项目。据了解,万盛已经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行景区“健身卡”制度,万盛市民持身份证、度假区住户办理“健身卡”,可免票进如黑山谷、龙鳞石海两大景区,同时全区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大大地降低了万盛人民的旅游、健身成本,市民的获得感普遍增强,幸福感不断上升。
据统计,2015年万盛市民的安全幸福民调指数为95.8%,位居全市前列。全域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综合带动效应逐步显现,旅游发展除经济功能外的社会功能、民生功能进一步突出。
围绕旅游布局全区
据介绍,去年万盛启动全域旅游战略,以“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境整合、全域布局、全面创新、全民参与”作为发展思路,将旅游与体育、文化、商业等元素结合起来,打破以往景区“各自为政”的格局,将全区域内566平方公里作为整体的大景区来规划建设。
为整合城区、乡村和核心景区三种资源,万盛还确定了“一城两带两区五镇”旅游格局。“一城”即美丽幸福旅游城市,实现城市的景区化;“两带”即黑山谷等八大精品景区为主体的大黑山旅游精品带,以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六大片区为主体的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带;“两区”即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的黑山谷旅游度假区和鱼子岗旅游度假区;“五个特色小镇”即青年千年古镇、石林苗族风情镇、丛林三线文化镇、金桥民俗文化镇、关坝渝黔边城,实现旅游资源的全域整合及景区景点的全域布局。
“万盛旅游将形成多而全的局面。”杨学明表示,万盛景区众多,类别丰富多样,能够满足游客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按照规划,到2020年,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万盛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0%以上,年接待游客达到2000万人次,旅游从业人数占就业总数比重30%以上,农村居民收入4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陈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