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分行业企业面临重大改革调整,职工权益维护工作要做好
今年以来本市积极推动企业体制外职工单体入会,并倒逼体制外入会职工所在的企业建会,上半年已体制外吸纳3276名会员,倒逼2家企业建会。这是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7月19日从上海市总工会十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和全总的工作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进一步深化推进上海工会改革,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和“四个中心”建设作贡献。
市总工会主席洪浩总结说,今年以来,全市工会紧紧围绕工会改革工作主线,牢固树立和强化主业主责意识,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根本,认真抓好《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和《上海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积极进展。
比如,在改进机构设置和干部使用管理机制方面,基层一线人员在市总工会常委、委员中的比例大幅提高,市总基层委员比例由20.7%提高到40.1%,市总常委中基层一线人员比例由11.8%提高到25%。
今年以来,市、区县两级工会共为职工提供2800多件次法律援助服务;工会会员服务卡、职工晋升技师和高级技师奖励计划、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工具包”、爱心妈咪小屋等项目扎实推进,其中,工会会员服务卡累计已办理283.6万张,经2015年、2016年两次集体注册,目前有效会员254.1万人;会员专享基本保障已累计给付5200人、给付金额5396万元;上半年共有5.5万名职工参加疗休养和体检,市总补贴资金1848万元。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大背景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创新转型中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市总工会表示,下一阶段将认真贯彻市委群团改革推进会精神,着重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上下功夫,突出建机制、强功能,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上持续用力,努力使工会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具体来说,首先,要深入推动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试点工作,切实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工会的“短板”在基层,要把工会维护的主业主责落到实处,实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就必须推动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其次,加强维权机制建设,把突出主业主责落到实处。依法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切实把工会的职能转到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所规定的职责任务上来,代表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把职工群众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是衡量工会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最后,要上下协力,共同推进网上工会建设。继续加强网上工会平台体系建设,推出2.0版本申工社,进一步整合各区县局(产业)工会、市总各直属单位资源,不断推动工会上下、内外的工作联动。拓展并优化网上工会功能,不断完善网上建会入会等各项机制,共同推动实现问计于网、业务上网、维权到网、服务在网。
今年下半年上海市总工会重点工作安排
洪浩表示,当前正值盛夏高温,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易发多发,各级工会要做好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重点针对高温作业岗位职工及非公企业职工、农民工等群体,确保防暑降温劳防用品及高温津贴等供应、发放到位。
同时,目前本市经济基本面和社会大局基本稳定,但不同行业的经济走势仍然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艰巨,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重大改革调整问题,要重视做好当前企业改革调整过程中职工权益维护工作。洪浩说,要深入职工群众,摸清摸透企业改革调整和职工队伍的有关情况;关注好改革调整企业分流安置职工的生产生活,为他们提供适需有效的就业帮扶服务,帮助他们转岗、就业、创业;要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升职工的技术技能素质和应对市场、企业变化的综合竞争能力。
此外,要高度关注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加强分析研判。要健全群体性劳资纠纷履职通报“亮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群体性劳资纠纷的预警机制、发现机制、报告机制和调处机制,特别要建立重大事件跟踪调处和后续督办制度,切实协助党政把劳动关系矛盾消除在基层和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