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姐”走进社区、企业、街镇、学校提供法律志愿服务
6月25日,大渡口区三十七中礼堂,“莎姐”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指导中学生彩排普法情景剧。记者 崔力 摄
重庆日报讯 (记者张莎)说到“莎姐”,重庆人一定不陌生,这个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志愿者群体在山城已经活跃了很久。现在她们“升级”了。6月25日,重庆市“莎姐”法律志愿服务活动在大渡口区启动,今后“莎姐”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未成年人,志愿者们还将走进社区、企业、街镇、学校,面向不同的群体开展法律宣传普及活动,并为大家提供心理疏导和法律答疑。
欢迎专业人士加入
近年来,大渡口区检察院打造的以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为主题的“莎姐”法律志愿服务得到不少市民的关注。“莎姐”们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心理关爱为主要内容,有效帮助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了进一步扩大“莎姐”法律志愿服务的影响力,拓展“莎姐”法律志愿服务内容,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高院、市检察院、团市委等决定在全市启动“莎姐”法律志愿服务活动。
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莎姐”法律志愿服务队伍由这几部分组成——各区县(自治县)政法委牵头,在公、检、法分别成立“莎姐”法律志愿者队伍;政府相关执法部门逐步建立起“莎姐”法律志愿服务队伍;各区县(自治县)司法局牵头,在律师协会中建立律师“莎姐”法律志愿者队伍;法律专业在校大学生根据安排参加相关区县的“莎姐”法律志愿服务队伍;各区县(自治县)文明办牵头,招募具有法律知识和热心公益法治宣传的志愿者,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犯罪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律等方面专业知识的社会人士和有志愿服务经历者优先,作为法律志愿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
记者了解到,各区县(自治县)“莎姐”法律志愿者可在重庆志愿服务网()统一注册,先志愿团体注册,后个人注册。
在昨日的启动仪式上,700名志愿者宣誓:“践行志愿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法制文化。”下一步,他们将积极参与到法律宣讲、援助、帮教、预防、维权等志愿服务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