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事件云集 宽松风潮继续
本周可谓是重磅事件云集的一周。除美联储、日本央行以及加拿大央行等多家央行密集议息之外,拉加德也在11月1日接任德拉吉成为首位掌印欧洲央行——欧元区货币政策最高位置的女性。除此之外,本周公布的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等数据备受投资者关注。综合各方信息而言,全球宽松风潮继续,美联储、日本央行和加拿大央行仍旧是“鸽声”大作;然而,随着发达国家在超级货币宽松和超低利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政策效果正在大打折扣,其前景仍然受到不少专家的质疑。
多家央行延续宽松基调
粗略而言,全球降息的央行已经接近30家。前任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更是赶在卸任之前,送上了降息和资产购买的宽松“大礼包”。而在美国经济尚未出现重大衰退迹象的背景下,美联储由过去几年的全球加息“前锋”转为降息“主力军”,着实令人唏嘘。此前,美联储已经分别在7月和9月连续降息,而10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也符合市场的预期。目前市场的看点已转向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
此次美联储在10月降息后传递出的措辞更为灵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放弃了有关“采取适当行动以维持经济扩张”的措辞,增加了“在评估利率路径时会监测数据表现”的承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货币政策正处于一个良好位置。其二,描述商业投资和出口的措辞从此前会议的“已经减弱”改为“仍然疲软”。鲍威尔不认为商业投资和制造业的疲软会冲击到消费,因为就业市场的强劲以及收入的提升会对消费形成支撑。值得一提的是,本周出炉的美国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初值为1.9%,高于预期值1.6%,从数据上来看,美国经济各类分项分化较为明显。这与鲍威尔模棱两可的措辞吻合。
对于日本经济和日本央行来说,10月都将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自10月1日起,日本把消费税从8%上调至10%,这是日本时隔5年再次提高税率——2014年其将消费税从5%升至8%。放眼全球,多国央行在加大对经济的货币支持力度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日本央行自然难以例外,未来进一步货币宽松只是时间问题。在10月例会上,日本央行继续按兵不动,但调整了前瞻性指引。日本央行在最新指引中表示,将把利率维持在低位、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最新的前瞻性指引没有提到“至少要到2020年春季左右”维持低利率,而是表示“只要有必要”,就会将利率保持在当前或更低水平。相比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亮点颇少。由于该国经济表现韧性,加拿大央行一如市场预期将利率维持1.75%的低点不变。
欧洲央行“换帅”
11月1日,拉加德接任德拉吉成为首位掌印欧洲央行的女性,这也是法国人第二次出任20年历史的欧洲央行行长一职。现年63岁的拉加德的许多观点和立场方面与德拉吉较为一致,她的接任有助于保持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连贯性。拉加德曾直言,“非常规货币政策在许多方面一直是英雄”,在金融危机期间,央行一直扮演“超级英雄”的角色。她还赞扬了德拉吉2012年作出的“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欧元的承诺。
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出现连续两个月下跌,这显示出工业领域出现的消极情绪已经扩散至服务行业与消费者领域。在德拉吉“不惜一切救欧元”的背景下,欧元区实施了长达多年的资产购买和负利率政策。但目前,欧元区经济增长仍旧令人不安。在欧洲央行9月推出新一轮货币刺激措施后,其内部有关持续宽松的分歧也在加大。拉加德本周三表示,为了提振经济增长,拥有巨额预算盈余的欧元区成员国应该扩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