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广马组委会四宗罪

为了达到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要求,广马将5公里和10公里的短程赛纳入举办范畴

作为一座知名的国际大都市,广州举办志在展示城市风貌的马拉松国际赛无可厚非。但由于两名广马选手的猝死,首届广马更多地让人感到了这个年轻赛事的青涩。尽管广马组委会花费大价钱,将曾经成功运作北京国际马拉松和厦门国际马拉松的北京智美公司力邀到穗,担任赛事的执行公司,但是过于盲目跃进地追求赛事规模,将5公里和10公里的短程赛事纳入举办范畴,却为本次赛事埋下了危机产生的伏笔。

“广马是第一次搞,在办赛经验和组织能力上存在不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既然是首届赛事,为何又要去盲目地追求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认证呢?事实上,赛事规模的瞬间扩大,将会令组委会在人手不足、经验欠缺的情况下,出现不可避免的工作疏漏,一些安全隐患的应对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一位知情人士毫不客气地指出。

按照国际田联的标准,国际马拉松赛事要成为金标赛事,除了半程和全程赛事外,还要增设MINI(也就是5公里跑)和10公里跑的短程赛事。千万不要小视了短程赛事,很多意外就是发生在这上面。由于参加短程赛事的选手大多平时甚少锻炼,在对自身身体状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参加比赛,很容易因为潜在的病因而导致心源性休克等突发性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详细]

救护车迟到半小时

尽管组委会一再声称抢救及时,但是这在两名猝死选手家属眼中却是严重失实的。事实上,广马组委会并未兑现在比赛沿途全程设立标志显著的医务站的承诺。“至少在5公里的比赛中,我在沿途就根本没看到过任何的固定医务站和相关应急的医护人员,即使在终点也是如此。”广马5公里参赛选手黄嘉文说。

组委会医疗保障存在隐患

丁喜桥的晕厥地点离终点线只有300米,如果广马组委会真正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了医务站,即使是当时快步走到事发地进行抢救,也顶多花费几分钟的时间。而事实上,丁喜桥发生晕厥的时间为11月18日当天早上8:05,但是救护车抵达事发现场的时间则是在32分钟之后。

更为致命的是,因为缺乏相关的急救设备,令整个急救过程无法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加之随后抵达的医务人员所携带的急救箱中设备出现故障,也令抢救工作在客观上得到了一定的延误,令丁喜桥错过了最佳的急救时间 ……[详细]

猝死发生后沉默失声

组委会的沉默让死者家属选择了静坐拉横幅的过激方法讨说法

面对如今几乎没有死角的资讯时代,大多数的机构大凡在危机发生之后,总会选择第一时间进行回应和应对,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各方的共识。不过,广马组委会在选手猝死事件上的态度,却让人匪夷所思,即使连组委会的不少内部人士也颇为费解,“组委会是体育局牵头的,面对这种事情应该很有经验,但是在这次选手猝死事件上的处理上似乎有点让人看不懂。”

19日凌晨,广马发生第一例猝死事件:10公里选手陈杰撒手人寰。对此,广马组委会选择了缄默。尽管内部负责宣传的相关人士认为,医院方面对外确认陈杰的死亡信息后,也算是广马组委会的一次官方回应,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无论是广东省中医院还是中山六院,都从未在陈杰和丁喜桥抢救无效一事进行过公开回应,相关的主治医生也始终拒绝接受媒体的采访。

“作为赛事的组委会,发生选手猝死事件后,竟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官方回应,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了‘掩饰’和‘逃避’,这显然是难以服众的。”另一位去世选手丁喜桥之兄丁洪桥说……[详细]

官员“猫狗说”激化矛盾

18日当天,身为广州体育局的副局长廖小明和广州卫生局的副局长唐小平都曾选后前往中山六院看望了当时正在ICU进行抢救的另外一名晕厥选手丁喜桥。据一名广马组委会的内部工作人员透露,唐小平当时在探望和慰问丁喜桥家属时说的第一句话便是,“马拉松比赛总是要死几个人的……”此语一出,令丁喜桥家属异常愤怒,“这到底是在慰问还是在诅咒?”

官员在与死者家属沟通中言辞不当

官员措辞不当,激化双方矛盾,在广马选手猝死事件上屡见不鲜,其中最为令人愤慨的便是“心疼哥”吴民春的那番猫狗论。11月26日,也就是选手丁喜桥离开人世的当天下午。身为广州体育局培竞处调研员的吴民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表示,“家里就算死了一只狗或是一只猫,大家也都很心疼,我也能理解。”

吴民春的猫狗论刚从口出,丁喜桥之兄丁洪桥的怒火即被彻底点燃,如若不是现场记者第一时间进行拦阻,并且在言语上对丁洪桥进行安抚,一场升级版的身体接触恐难避免。事后,腾讯体育记者曾就吴民春的为人进行多方打探,无论是其下属还是老领导都对其评价颇高,他们一致表示吴民春的人品不错,但就是说话方式不太注意,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详细]

结语

由于马拉松对于城市宣传具有天然的优势,所以地方政府有着强烈的举办赛事冲动。进入新世纪后,马拉松赛事在国内呈井喷式增长,2011年,中国有22场马拉松比赛;2012年,骤升到34场。但是在赛事红火的背后,筹备、管理、保障等方面,各项比赛的水平却严重参差不齐。医疗保障、选手保险、应急预案,这些赛前并不为人注意的事项,或者才是真正考验马拉松赛事水平的标尺。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