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新闻事件
1、地铁2号线开通 武汉迈入地铁时代
12月28日上午10时,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正式开通,武汉从此迈入地铁时代,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2号线一期全长27.7公里,设计时速为80公里,旅行时速约36公里,穿越长江江底用时仅需3分钟。武汉地铁2号线是我国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其串起了长江两岸的常青花园、汉口火车站以及武广、江汉路、中南、街道口、光谷等最繁华的商圈,被誉为武汉市黄金地铁线。这条纵贯武昌、汉口两镇的地铁线路开通初期,日客流量可达50万人次,将全面减轻武汉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将与轻轨形成武汉轨道交通的“十字架”。
2号线试运营的当日,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批复同意新建武汉最长地铁线路——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武汉地铁双喜临门。
2、京广高铁贯通 武汉架起高铁经济圈
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贯通,武汉“米”字格局架起。中国的四面八方,都有高速铁路始发或经过武汉,以武汉为中心的半小时至8小时经济圈依次形成。辐射人口近8亿,覆盖全国主要人口密集区,武汉将与全国主要大中城市间基本实现客运高速化出行。
根据规划,从武汉出发:向北有京石武客运专线,连接郑州、石家庄、北京及东北路网;向南有武广客运专线,沟通长沙、广州、深圳及港澳地区;向西通过汉宜铁路,辐射重庆、成都等川渝地区;向东通过合武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连接合肥、南京、上海等华东地区;向东南通过武九客运专线,形成中部至赣闽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向西北方向经襄阳规划有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形成武汉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客运大通道。
3、2012武汉电视问政“期末考”成功举行 获得“年度掌声”
12月17日至21日,由武汉市治庸问责办主办、武汉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2012“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电视问政“期末考”成功举行。问政分5场进行,依次为让服务更到位,让管理更规范,让交通更顺畅,让发展更惠民,让生活更美好。分别邀请“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单位的责任人走进演播厅,以电视直播的形式接受市民考问,通过微博大屏幕让网民心声“上墙”是本次电视问政的新看点。
本次武汉电视问政“期末考”期间,先后有3000多位市民打进电话,网上微博转发、评论6000多条,已有4名责任人受到了问责处理。问政得到了新华社、人民网等全国多家媒体的关注。此外,在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2012中国年度电视掌声·嘘声”颁奖仪式上,电视问政节目与新闻联播等6个节目一起,共同获得“年度掌声”。
4、光谷两环保企业获评世界大奖 工业废气可清洁发电
专门赚节能减排的钱,还能拿世界大奖。12月19日从东湖高新区获悉,光谷都市环保和云鹤定宇制冷两家环保企业,日前刚刚获评“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届中国气候创行者”。
气候创行者项目由WWF瑞典分会于2008年在瑞典发起,今年系项目首次在中国进行评选,旨在甄选并推广中国范围内以低碳创新为特点的中小企业及其技术产品。
此次参评的中国企业共有16家。最终,拿到这个奖的全球仅6家企业,中国共有4家企业获奖,而光谷就占了2家。
5、监管部门当“支付宝” 二手房可以像上淘宝一样买卖
12月24日,武汉市“房地产经纪服务平台”在江汉和硚口两个区试点。二手房买卖就像“淘宝”购物一样,全程透明,满意后给个好评,房产经纪和中介机构靠好评晋升。
据市房管局介绍,“房地产经纪服务平台”,目前已具备为存量房交易和房屋租赁全过程提供房源信息采集、核验、发布、房源状态查询、网上服务合同签约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功能。
首先,从委托售房开始监控。其次,主管部门监管交易资金,由监管部门按交易进展来付房款。最后,看经纪评级选中介,未来,每一个中介和房产经纪都会有信用档案,包括一年交易多少,投诉及好评等等。
6、武汉2534座桥梁都有了“桥长”
12月13日召开的大城管工作调度会上,武汉正式发布桥梁管理手册,首次对全市2534座桥梁明确了各自的“桥长”。一旦桥梁发生安全事故,将首先追究“桥长”的责任。
这些桥梁中,归市城管局主管的有548座,如常青立交、三金潭立交等;归市交委主管的有1798座,如黄陂立交等;归市水务局主管的92座,如磨山大堰等闸桥;归市园林局主管的96座,如市内各公园里的桥梁等;备受关注的长江大桥则归武汉铁路局分管,长江二桥、二七大桥、武汉长江隧道均归市城投集团管理。
这些桥梁的“桥长”,以桥梁所在的行政区划为界,一般由各区城管局长、交通局长或园林局长等担任,每个桥梁还有一个联络员和养护单位,具体负责桥梁的日常维护、巡查及维修工作的调度。
7、武汉市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中心城区城市低保提高至518元/月
12月17日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决定,我市将按现有城乡低保标准15%的比例提高低保标准。提标后,我市中心城区城市低保标准由450元/月提高至518元/月,新城区城镇低保标准由380元/月提高至440元/月;中心城区农村低保标准由2400元/年提高至3000元/年,新城区农村低保标准由2000元/年提高至2520元/年。这一新的低保标准执行时间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年底。据介绍,此次提标后将增加1.76万人,低保人数将达到292568人。
8、省图书馆新馆笑迎读者 设有24小时自助还书机
总投资7.8亿元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12月8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新图书馆位于武昌区沙湖南畔,占地100.5亩,主体建筑地上8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为全国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文献总藏量达1000万册,各类阅览坐席6300个,日接待能力10000人次。
图书馆内设有图书借阅区、报刊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影视观摩厅、音乐欣赏室、报告厅、少年儿童阅览室、盲文图书室八大分区,为读者提供“一站式”阅读服务。此外,新馆还特别设置了24小时自助还书机,方便读者在图书馆闭馆时前来办理。
9、武汉研发出全球最能“跑”的光传输技术。
12月17日,武汉邮科院发出消息,该院“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获重大突破。保持每秒1TB的超大传输速率下(1TB相当于1000G),传输距离达到12160公里,超过目前最高的1万公里纪录,相当于武汉到华盛顿的直线距离,成为全球最能“跑”的光传输技术。
“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是国家973重点研究项目,由武汉邮科院和烽火通信、光迅科技联合承担。
10、98家世界500强落子武汉 数量居中部地区第一
12月4日,世界500强企业圣戈班集团武汉分公司开业。至此,武汉已拥有98家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位居中部第一。 从1980年至今的32年间,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来汉数量不断刷新。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就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武汉。武汉市招商局数据显示,到11月底,在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了98家,在汉投资上百个项目,数量位居中部第一,其中东湖开发区最集中,达到52家。 在汉的世界500强企业,大多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投资企业数量排序,法国、美国、日本、德国排在前列,投资项目集中在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与通信、石油化工、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