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放管服”改革让群众呼声变掌声
以前办理公积金贷款,要跑好几次才能办理,现在好了,只要手续齐全,来一次就把贷款手续办好了,而且工作人员的态度也特别好。”近日,前来灵台政务大厅办理公积金贷款的市民李先生开心的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灵台县针对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的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切实在“零距离”服务中践行初心和使命,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点赞。
今年65岁的姚玉梅女士自从退休后就一直跟随儿子定居新疆,以往,退休金年审认证,她必须往返几千公里,回老家灵台认证。现在她通过手机APP操作,就可轻松完成认证,也省却了她舟车劳顿的辛苦。据悉,为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加快政务服务平台与省级平台的对接,把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成群众和企业办事办证的“集结地”。灵台县目前已完成甘肃政务服务网灵台子站改版并上线运行,实现了个人、法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一个门户”申报。同时,配合平凉市建成了灵台县政务服务一体化运行平台,为各部门、各单位后台审批提供了统一的网络审批平台。不断推进部门业务系统与甘肃政务服务网灵台子站对接联通、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政务服务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对接完成了市级自建业务系统,打通了部分省级业务系统,实现了大多数事项“一网通办”。完成了“全程网办”事项梳理加载测试工作,灵台县35个部门、单位共确定“全程网办"事项289项。按照国家、省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政务外网建设,目前已完成128个县直部门和乡镇的网络接入工作。
据了解,为有效整合政务服务资源,扎实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灵台县将原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扩建至4200平方米,设置大厅办事服务区13个、窗口120个、后台审批间27个,进驻单位56个、政务服务事项1148项、首席代表和A岗工作人员114名,基本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目标。同时,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规范建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191个,实现了县域行政村(社区)全覆盖。
“放管服”体现在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环节,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上,“只跑一次”已成为新的为民服务标志。为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灵台县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分四批公布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991项,占政务服务事项的86.3%。对各部门在实施审批、提供服务过程中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的各类证明材料和盖章环节,按照“合法性、合理性、信息共享、承诺保证的原则进行了清理,分3批公布取消证明事项112项。严格落实“减事项、减层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要求,在报件齐全的情况下,实现了企业开办4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内办结,做到了“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此外,按照“马上办、承诺办、限时办、帮你办”的原则,灵台县全面落实政务服务新标准,对六类依申请事项,统一规范申报材料、办理岗位、环节流程和审批时限,使事项办理控制在4个环节之内,登记备案类控制在3个环节之内,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即来即办、立等可取”。并且,逐窗口梳理了高频办理事项,推行帮办代办、延时服务等便民措施,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启用了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对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公开、过程可控、结果可查。
如今,从线上到线下,从横向打通各个部门的服务壁垒,到纵向联通省市县乡各级政务服务,主题教育的成果更实更纯更惠民,灵台群众办事大到投资项目审批、小到燃气费缴纳,均可在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结,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也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越来越高。通讯员 景洁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