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稷下新语】吴桂韩:谈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作出重大部署,突出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一重要论述,鲜明提出了打造过硬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要求,为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在“四力”中,脚力是基础,就是要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人民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坚持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高调查研究、体察实情、把握实际的能力,这是宣传思想干部获得亲知、深知、真知和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的必然要求。

一、增强脚力,根本是要站稳政治立场,始终牢记初心使命

坚持什么样的立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增强脚力,首先必须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始终把服务人民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

194252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鲜明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认为,我们的问题就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或这两个问题解决得不适当,就会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和自己的环境、任务不协调,就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从外部从内部碰到一连串的问题。”进入新时代,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内容、形式、使命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不能变,这是宣传思想工作保持正确方向和旺盛活力的重要保证。20138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201410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在今年的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对于宣传思想工作者来讲,脚力中有立场、有政治、有情怀、有定力,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心系广大百姓,牢记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唯有如此,才能激发使命担当、不怕艰难困苦、战胜种种阻力、保持强大耐力,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切实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真正将宣传思想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牢记群众期盼和社会责任,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站稳群众立场、凝聚群众力量、实现群众利益、坚持群众标准上下功夫,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中更好动员群众、引导群众、团结群众。

二、增强脚力,关键是要践行群众路线,自觉积极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之中,更好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增强脚力,就必须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到火热的生活和实践中去,不断接地气、长见识、增才干。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和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201410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今年的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对于宣传思想工作者来讲,增强脚力必须心甘情愿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坚决克服把自己置于那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高度,始终带着真挚的感情和人民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学会说群众话、说大白话,使用土话、地方话、乡村俚语,用百姓的话语体系和他们沟通交流,认真倾听老百姓的知心话、掏心话、真心话,才能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不断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力量、从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而找到解开思想的“扣子”,找到解决问题的“金点子”、“金钥匙”,真正打通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在吃透“上情”上下功夫,自觉担负起宣传传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教育人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又要在摸清“下情”上下功夫,自觉拜人民为师,坚持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与干部面对面交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努力创作出更多真情实感、真心实意、真诚真挚的作品,切实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更有人气,坚决避免和遏制宣传思想工作“一头热”“上下一般粗”现象。

三、增强脚力,前提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增强脚力,就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础一环,从多方面多角度把握实际情况、研究突出问题、探寻破解良策。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传家宝。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党的一大后,毛泽东同志就率先垂范投身到社会大变革中,紧紧围绕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等重大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一系列调研报告。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准备党的八大和迎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同志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了一些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面对“大跃进”造成的严峻经济形势,全党和中央决定认真调查研究,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继续进行纠“左”的努力,并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积累了新的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依靠人民在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中一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必须有系统地改善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方法,使领导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群众,善于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群众的情况、经验和意见”。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历史经验证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作客观现实,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胡锦涛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对于宣传思想干部来讲,加强调查研究是增强脚力的基础所在,必须在求真、求深、求实下大力气。

首先,必须端正调查研究的思想态度。要发扬“一竿子插到底”精神,既要身到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既要深入群众、更要心系群众,自觉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感受群众疾苦、总结群众经验、吸取群众智慧,坚持从上面沉下去、从表面钻进去,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切忌只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唯有如此,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才能从全面的实际出发、防止从片面的实际出发,才能从群众和实践中积蓄鲜活的思想和素材,真正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

其次,必须增强调查研究的问题意识。要带着问题到基层去、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深入研究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问题,紧紧抓住关键信息、重要苗头、主要矛盾不放,着力补齐短板、加固底板,同时,在调查研究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在解放思想中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一致。

再次,必须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要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基层和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推动感性认识不断由浅入深,做到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最后,必须提高调查研究的实际成效。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实效,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好招实招,不断创新宣传理念、手段和方法,坚持精准发力、避免大水漫灌,切实把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崇高使命落细落小落实,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向上向好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