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边防警嫂,感到很光荣”
3月7日,刘蕾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邱成 摄
3月7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小组讨论会上,来自赫哲族的全国人大代表、“边防警嫂”、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小学教师刘蕾,在发言中介绍了赫哲族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作为一名边防警嫂的感受。 特别强调自己是一名边防警嫂 3月7日中午,刘蕾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边防警嫂,感到很光荣。” 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在发言时她做了自我介绍,特意强调自己还是一名边防警嫂。 发言中,她还特别提到边防部队的“爱民固边”政策给街津口赫哲族乡的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边防官兵所采取的点对点、户对户、人对人的‘精准帮扶’措施,我觉得是赫哲族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刘蕾告诉记者,边防官兵对自己所在的学校学生也有对口帮扶政策。 “警嫂刘蕾看两会”微信群收到不少建议 “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扶力度,形成政府、学校、公安机关三位一体的帮扶形式,并采取党员结对帮扶,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自身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更好的照顾。”在“警嫂刘蕾看两会”微信群中记者看到,有不少边防官兵和群众积极在群里建言献策。 “过去我想要去了解一个问题可能要亲自跑一趟,而如今新媒体时代,通过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我就能掌握一线边防官兵和普通百姓的呼声,这些声音也是我提出建议的来源。”刘蕾说,“比如,‘留守儿童’问题是我近几年一直关心的,而在微信群中,大家还提出了很多建议,集思广益,共同希望这个问题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 刘蕾告诉记者,这个微信群在今年全国两会之后将会一直保留,“两会结束后,我还将继续履行职责。我是一名边防警嫂,我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这个平台,听取边防官兵的意见,将他们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来。” “警民情”牵来的一段好姻缘 在刘蕾接受采访的时候,她的爱人、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佳木斯支队三村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刘昌凡一直在旁边安静地听着。 在记者追问下,刘昌凡透露他和刘蕾是在工作中相识的。“有一次,我在辖区走访、排查辖区矛盾纠纷过程与刘蕾结识,当时我俩就谈得很投机。她帮助我采集到当地最基础、最真实的信息,使我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因为有为当地老百姓做事的共同理想,我俩最终走到了一起。” 作为一名边防警嫂,因丈夫工作繁重,刘蕾要承担不少家务。不过,对于爱人的工作,她非常支持,“刘昌凡不是同江人,我是同江的儿女,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他无私地为我的家乡奉献的精神。我觉得他比我辛苦,所以对于他时常不在家的情况,我也特别能体谅,因为他是在为我们驻守边疆,为我的家乡建设而努力。” 刘昌凡适逢来参加央视的节目录制,这才得以和刘蕾相聚北京。当被问及今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要给刘蕾什么惊喜时,刘昌凡笑着说:“明天我要去录制节目,她还得参加小组讨论,估计也只能通过电话、网络联系吧。” “这几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我都是在北京过的。作为一名80后的少数民族妇女代表,在这个属于全体妇女的日子,我希望能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我觉得这更有意义。”刘蕾说。 (中国警察网北京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