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萍乡:文化路步行街实行"互联网+智慧街区"提质改造

拆迁现场。(实习记者 周昂文扬 摄)

城市赢得发展,百姓赢得实惠,政府赢得民心,社会赢得和谐,是城市建设的理想追求。7月5日,备受关注的步行街拆迁改造工程再次聚集了萍城百姓的目光。当天,文化路步行街“互联网+智慧街区”提质改造项目安置协议签约正式启动。签约现场,各商户积极配合,现场井然有序,共有153家商户完成了安置协议签约,签约率达97%。因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拆迁区域党员干部带头,拆迁商户顾全大局,文化路步行街“互联网+智慧街区”提质改造项目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势如破竹,为重塑区域新地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城市发展的需求萍城百姓的呼声

作为萍城的商业之街,坐落于后埠街的文化路步行街蕴含着非比寻常的发展潜力。尤其近年来周边引进了润达国际综合体、梦想天街等房地产项目,使步行街在区域内的优势地理位置愈加凸显,承载起提升城市新品位、展现萍城新面貌、打造城市新名片、形成区域新地标的重要任务。但因为先天规划的不完善和违章建筑的不断增加等因素,导致步行街发展进入瓶颈期,安全隐患加剧,火灾频发,周边居民怨声加重。今年3月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萍乡人都希望对文化路步行街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一张集人文、历史、休闲、美食、购物、民生于一体的城市名片势在必行,针对该街展开综合改造升级,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城市发展的要求,萍城百姓的呼声,汇集在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者的面前。以李小豹书记、李江河市长为领导的决策者下定决心:顺应百姓的要求,为城市发展再造一个新高度,对步行街进行综合改造,改善步行街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维护火灾商户等的利益,重建城市名片。于是,后埠街文化路步行街“互联网+智慧街区”提质改造项目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民生为先的抉择真心真情的方案

说干就干。本着为萍城谋发展、为人民谋利益的真情真心,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对改造工程高度重视,让法律做保障,让制度和规则先行,让市民集中表达,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推动着文化路步行街“互联网+智慧街区”提质改造项目落地生根。

2013年12月7日,文化路步行街发生火灾后,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在会议纪要上充分考虑了商户的过渡期间问题,由物业公司进行了公示。2014年,后埠街接收文化路步行街管理后,随即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了系列调研工作,分步开展了各项准备工作。2016年初,市规划局在文化路步行街公示了规划图。2月底,后埠街张贴了《关于文化路步行街违法建筑物拆除工作的通告》,并逐店下发了告知单。随着拆迁前期工作的不断推进,文化路步行街的提质改造前景也愈加明晰,把文化路步行街打造为线上线下有机统一的O2O式新型集民生、创业、文化、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街区成为共识。

安置方案是商户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后埠街先后召开5次讨论会议,研究制定安置方案,在结合各方商户的诉求,遵循法律顾问的意见后,7月2日出台了《安置方案》。7月3日,召开了文化路步行街违建商户安置方案公布会,公布了《萍乡市安源区文化路步行街违建商户安置方案》,明确了安置原则,详细解读了违建经营棚户和活动伞经营户的安置方案,及现有地摊户继续经营问题的解决方案。到会的150余家商户,绝大多数拥护此方案。没有退路,只有前进才有出路。本着“民生为先、实事求是、依法处理、区别对待、有利稳定”的工作原则,响应李小豹书记“坚决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确保‘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的号召,后埠街为自己断后路,压担子,决意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时间,所有的思想都在这里凝聚,所有的干劲都在这里汇集。一场步行街拆迁建设的大幕就此拉开。

身先士卒的队伍追求卓越的精神

党员干部在本次文化路步行街“互联网+智慧街区”提质改造项目的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战斗团队将一份优质的方案从文字转化为感情,从数字转化为成绩,从构想转化成现实。一个领导小组、四个工作分组、五大工作理念、十大工作标准和流程……后埠街在文化路步行街的提质改造项目工作中,书写了又一个传奇。

步行街属于改造升级项目,改造伊始,后埠街收到了许多来自商户的疑问和不理解,他们有些人担心改造后自身利益将受到影响,火灾户则担心改造后能否有安置,甚至还有些人对改造工程持抵抗情绪。为安抚商户情绪,使步行街提质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后埠街党委、办事处带领全街党员、机关干部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化解矛盾及制定相关方案等工作。深入步行街走访火灾户、伞户、违建棚户等4类157户商户,了解各类商户的具体想法或诉求,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持有疑问的商户,为他们答疑解惑,并利用休息时间接待上访商户,直至打消他们的疑虑。截至目前,后埠街召开商户协调会5次,化解矛盾20余次。

刘振波是一名党员,是领导小组成员之一,还被分在了综合协调组。他分身无术,却身兼二职。从7月2日开始,他就吃住在了街里,开会、整理拆迁材料,来往于后埠街和步行街之间,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他爱人患妊高症住院,他也无暇顾及。

正是这样一个包含刘振波在内的团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不断追求卓越与超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消弥了被拆迁商户的抵触情绪,扣问到人们共鸣的情感神经,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为建党95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相关链接:文化路步行街将进行提质改造 100多搬迁商户签订安置协议

本报讯(许林记者唐念东)7月5日,文化路步行街改造中100多家需要搬迁的商户,根据不同的类型,在枫树湾社区居委会设置的4个安置协议签订点了解安置方案,签订安置协议。记者从后埠街道办事处了解到,涉及此次改造搬迁的商户共有157家,虽然都是非法搭建的违章建筑,但从尽量考虑民计民生的角度出发,将给予装修补偿和妥善安置。根据《萍乡市安源区文化路步行街违建商户安置方案》,将搬迁商户划分为火灾户、活动伞户、30平方米以内违建经营棚户和30平方米以上违建经营棚户4种类型,安置办法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合理调整。据悉,安置办法经过反复征求广大商户的意见,并在协议中明确了具体细致的安置方案,会尽可能照顾到各家商户的利益。为保证签约正常有序进行,后埠街成立的领导小组下设了签约咨询组、协议签订组、协议审核组、安全保卫组等工作小组,细化流程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7月5日是签订安置协议的第一天,计划在7月7日前完成所有商户的安置协议签订工作和搬迁,正式拆迁工作将于10日开始。签约首日,签约率达到97%。第一个签约的商户邬先生说:“签完这份《安置协议》,很开心,很高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份保障,希望政府早日完成步行街改造,我们也将尽快搬出我们店内的物资,全力配合改造。”

据了解,改造后的步行街将增设3个停车场,车位较之前增加一倍。各类管网、人行道的铺设,各类休闲设施及绿化、亮化工程也将同时进行。另外,还将新建4个主题广场,全街覆盖高速WiFi。 张静实习记者周文昂扬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