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青浦区:知行合一 实干笃行 深入推进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青浦区委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原有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就创新群众工作载体、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健全群众工作机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常接地气,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性锻炼,培养造就一支有正气、有感情、有担当、有谋略的全能型干部队伍。

  注重直接联系,全面有效覆盖

  近年来,青浦区通过建立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干部定期接访制度、联系点制度等,加强了同群众的联系,加深了同群众的感情。青浦区深化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要求做到“广覆盖、深联系”。局级领导干部在各自联系的街镇范围内,每人延伸联系1个建制村和1个居委会;联系小组成员单位的处级干部每人至少联系3名基层干部和群众;科级干部每人至少联系2名基层干部和群众;其他干部每人至少联系1名基层干部和群众。街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联系群众的数量,由各街镇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在与群众直接联系中,要求广大干部做到:坚持平等交流的原则。各级领导干部要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全面了解群众的呼声、基层的困难和面临的难题。同时,要与群众敞开心扉谈政策,回应关切,通过“面对面”、“心连心”,给广大群众释疑解惑。遵循情理交融的规律。到群众中去,就是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用心体验他们的生活状态,用心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了心”,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创新组团联系的方式。创新运用网络等载体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方式,与所联系对象经常沟通联系,切实引导网上思想舆论,积极回应网上群众关切,主动占领网上思想阵地。

  注重组团联动,提升服务能力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要有干实干好的想法和责任,还必须要有干实干好的方法和能力。青浦区深化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根据全区11个街镇的实际情况和短板问题,按照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区级公司的工作职责,划分为11个联系小组,组建联系服务团队,达到科学配置、优化组合、整合资源、提升服务的目的。同时,在联系服务中加强各方联动。加强区级单位之间的联动。对于广大群众反映的成因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的问题,需要区级单位之间加强协调沟通,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合力化解。加强条块之间的联动。强调属地责任,加强条块联动,最为重要的就是“条”的眼睛一定要向下,做到一切围着基层转,主动进“块”强化服务。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联动。要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实现群众工作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对群众工作的积极作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群众工作。加强与各项工作的联动。要将群众工作法与创新社会治理、区域化党建、网格化管理等工作相结合,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开展,促进各项工作的效能提升。

  注重解决问题,服务百姓需求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所在。当前群众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当事人感觉“困惑没人解、困难没人帮”。因此,释疑解困是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的根本落脚点。要引导化解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针对“五违四必”环境整治和交通整治、环境敏感项目上马、动迁安置等群众关注热点问题,要敢于面对群众的质疑,豁达包容群众的不满,积极当好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心理咨询员,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要帮助解决一批群众面临的难题。要引导帮助群众依法依规合理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注重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既要着眼于“大”,从落实民生保障政策入手,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生活难”、“就业难”、“看病难”,又要致力于“小”,从涉及群众利益的点滴小事做起,从关乎群众生活的日常琐事做起,让群众时时处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