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无名老太婆”做40双鞋送宣城一敬老院 只留一张纸条

  中安在线讯 据新安晚报报道,9 月6日,在宣城市宣州区向阳街道中心敬老院,向阳民政所所长张健、司法所工作人员陈永泉送来40双布拖鞋和奶粉、饼干等物品。陈永泉说,他打太极拳时认识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这些东西就是老太太委托他们送来的,她还再三叮嘱,只是想表示些心意,一定不能透露她的姓名。据了解,这些鞋子都是老太太一针一线亲手做的,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因为觉得鞋太少,她又自掏两千多元买了些营养品。

  托人献爱心,只留一张纸条

  63岁老人李小五就住在向阳中心敬老院里,记者昨天上午看到,李老房间的柜子里,摆着一双崭新的黑色布拖鞋,柜子下面一个纸袋中还有一包奶粉、几盒饼干。“这是前天有人送来的,说是一个老太婆送的,真是好心人。”李老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敬老院副院长李世界昨天告诉记者,9月6日,向阳民政所所长张健等人送来了一车东西,包括40双布拖鞋,以及奶粉和饼干,这些东西后来被分成了40份,送给院里的老人们。张健告诉记者,这些东西都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太太送的,老太太还写了一个字条让他一并带来,“和我说了不下十遍,说不能向别人透露她的姓名。”

  记者看到,这是一张很普通的字条,看上去是在一张白纸上写好后随手撕下来的,上面的内容是“我是通过陈老师(不知他名)的引导和介绍,才知道你们养老院的一点情况,我经过反复考虑想为你们院养老人做点力不从心(应指力所能及,编者注)的小事,(给)每人做双春秋天穿的拖鞋,表示我的一点小小心意,但是我也很快乐!”字条落款的时间是9月4号,署名是“无名老太婆”。

  耗时一年多,亲手缝制布鞋

  记者得知,纸条上的“陈老师”指的是向阳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陈永泉,送鞋子那天他也在现场。

  “老人也再三叮嘱我不要让别人知道她的姓名。”昨天,陈永泉向记者回忆道,大约两年前,他在公园打太极拳时认识了那位老太太,时常一起在公园练拳。大约一年前,老太太对他说自己做了一二十双布拖鞋,希望能有机会送给敬老院里的老人。陈永泉帮忙打听了敬老院的情况,得知当时敬老院有近四十位老人,老太太于是决定再做一些鞋子。

  前些天,老太太告诉陈永泉,说她已经做好了40双鞋子,希望能在中秋节前送到敬老院去。因为觉得只送40双鞋子少了,老太太还提出要买一些礼品,陈永泉就带着她买了一些奶粉和饼干,花了两千多块钱。“她自己都有70多岁了,做这么多鞋子真的很辛苦。”陈永泉对记者说,老太太家境普通,和老伴都是退休在家,子女不在身边。老太太的老家就在向阳,虽然早已离开老家,但还是心存一份牵挂。

  “经常有人到敬老院献爱心,但亲手做鞋子送来的还是第一次,况且还是这么大年纪的人。”李世界说,敬老院的老人们领到鞋子后,都非常高兴。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