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建功辉映“半边天” 妇女工作书写新篇章
(原标题:巾帼建功辉映“半边天” 妇女工作书写新篇章)
编者按
伟大的时代激扬巾帼风采,宏伟的事业成就美好梦想。昨日,西安市妇女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市妇女事业的发展成就,科学谋划了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今后五年,恰逢“十三五”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市努力打造品质西安,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阶段,这既为妇女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肩负着光荣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重任在肩;展望妇女事业的光明前景,我们信心满怀。今后五年,全市广大妇女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龚晓燕在西安市妇女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用实干与时代同奋进、与西安共追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主动融入改革发展的历史潮流,共同书写西安妇女儿童事业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绘就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向上的精彩画卷,为打造品质西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贡献一份灿烂耀眼的巾帼力量!
“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妇女组织将按照今后五年全市妇女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巾帼“创业创新、文明和谐、绿色健康、携手合作、维权关爱、强基固本”六大行动,充分调动妇女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在参与中提升素质,在参与中实现梦想,在参与中推动发展,开创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新局面。
“巾帼创业创新行动”
激励妇女释放创新活力
要围绕创新发展,引领妇女主动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释放创新活力。
要提升创业创新能力。以“巾帼创新业·建功十三五”为主题,引领妇女在创新驱动、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作用,在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中创新创优。在城镇,不断深化“巾帼建功”活动,持续开展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创评工作,发动各行各业妇女踊跃参与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劳动竞赛,努力在本职工作中创造新业绩。在农村,不断丰富“双学双比”活动内涵,注重培育职业女农民和致富女带头人,充分发挥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领作用,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要提供创业创新服务。积极打造“互联网+创业服务”新模式,着力建好培养培训和孵化服务平台,为妇女发展电子商务、培育众创空间提供支持。发挥好巾帼家政、女企业家、妇女手工艺者、农村女致富带头人、女大学生创业者五大联盟作用,推动多领域女性合作发展。做大做强“巾帼家政”“关中巧姐”“秦尚八大姐”等创业就业品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要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信息、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持,让更多妇女得到创业发展机会。积极发挥妇联系统各类宣传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妇女创业就业政策法规、先进典型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妇女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巾帼文明和谐行动”
引领妇女优化家庭风气
要围绕协调发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坚持“三个注重”和“四个促进”,着力强化思想引领、培树良好家风、增进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
要强化思想文化引领。紧密联系妇女群众思想实际,采取妇女群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巾帼共筑中国梦”“巾帼心向党”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妇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要创新家庭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书香家庭”“平安家庭”等活动,挖掘各类家庭先进典型,从凡人善举中发现“最美”、推选“最美”,使群众感到身边的榜样可敬可佩、可亲可学。创建“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展馆),广泛开展巡讲活动,以良好的家风影响党风政风、滋养社风民风。
要在党政机关中深入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引导机关干部以德治家、以情暖家、以廉兴家,自觉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制定实施家庭教育工作“十三五”规划。探索家庭教育实践新模式,打造“家庭教育阳光课堂”“家庭教育云课堂”等品牌。发挥各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会、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作用,开展“美在心灵、暖在家庭、爱在行动”主题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不断优化和丰富惠及妇女儿童的政府公共产品;探索建立由妇联组织主导的第三方社会评估机制,培育有志于服务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社会组织,提高服务妇女儿童工作的水平。
“巾帼绿色健康行动”
倡导妇女参与环境保护
要围绕绿色发展,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引领妇女为建设“美丽西安·绿色家园”作贡献。
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立足基层,面向社区、妇女和家庭,开展“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动员参与创卫创森、治污减霾、缓堵保畅行动,做到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共建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秦岭生态保护、“八水润西安”、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等重大生态治理工程,创建一批“三八绿色基地”和“巾帼林”,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共同为创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宜居家园做贡献。
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组织动员妇女参与创建“西安最美乡村”行动,发展绿色、生态、环保的现代都市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庭院经济等产业,实现环境保护与家庭致富的同步发展。
“巾帼携手合作行动”
拓展妇女对外交流空间
要围绕开放发展,引领妇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扩大对外交流交往。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妇女组织交往,讲好西安和西安妇女的精彩故事,推进在社会、经济、手工艺、文化等各领域的多样化交流及合作,为西安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拓展新空间。
要加强妇女统战联谊。积极探索妇联统战联谊工作新路子,最大限度汇聚妇女爱国力量。完善与各民主党派妇委会的联系制度,不断拓展同各领域、各层面、各界别妇女,特别是女性代表人士的联系,支持她们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要搭建合作发展平台。凝聚各界妇联执委、团体会员、女性社会团体力量,发挥优势,为妇女儿童发展建言献策,办实事、办好事。加强与各地妇联组织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协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巾帼维权关爱行动”
鼓励妇女实现平等自强
要围绕共享发展,推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切实履行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基本职能,促进妇女儿童在共建和谐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要推动基本国策落实。发挥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协调推动党委政府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体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促进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每年为妇女儿童办好“十件实事”;探索建立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实现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达标。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教学,增强领导干部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调查研究,关注全面二孩政策和《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要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妇联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配合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机制,与信访等部门的信息分析、性别统计分析与个案联合督查机制,以及加强妇女儿童舆情监测、研判、应对机制。不断壮大妇联系统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队伍,充分发挥女法律工作者协会作用,依托三级妇女维权工作站,为妇女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贴心的服务。
要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政府在普惠性培训中扩大贫困妇女的参训比例,提高脱贫能力。大力发展妇女手工产业,实施巧手脱贫。用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助推创业脱贫。继续实施“两癌”救助、贫困家庭紧急救助、关爱留守儿童等实事项目,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地惠及贫困妇女儿童。
要深化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姐妹携手互助·精准扶贫帮困”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打造以维权服务、敬老爱亲、家庭教育、扶贫救助、美居行动等为内容的服务品牌,解决困难妇女儿童、孤寡老人和失独家庭所需所盼,用巾帼服务凝聚大爱,共促城乡家庭妇女幸福指数的提高。
“巾帼强基固本行动”
增强妇联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
要以增强“三性”、克服“四化”为重点,全面加强自身改革,切实把妇联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开展网上妇女工作。建立“三微一网一平台”,即微信、微博、微视,西安妇女网和西安市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开创网上网下妇联工作新格局。通过“互联网+服务”模式,推动服务项目与网络平台有机融合,实现服务便利化、规模化、精准化;通过“互联网+阵地”模式,推动妇女之家与线上平台有效对接,实现对妇女群众更广泛、更直接的联系;通过“互联网+宣传”模式,推动网络宣传员、评论员队伍建设,及时发声、传递社会正能量。
构建组织网络新格局。认真落实群团组织改革的新要求,推进妇联领导体制改革,提高妇女代表大会、妇联执委会、常委会中基层一线妇女比例,增强广泛性、代表性。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改革,配强专职、扩大兼职,吸纳基层优秀女性走进妇联,形成群众工作群众做的生动局面。拓展“妇女之家”向非公企业、社区楼宇、文化广场等新领域延伸,扩大组织覆盖面。抓点带面,打造亮点,实现“区县有特色、工作有品牌”。
推进联系服务妇女方式改革,建立完善妇联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制度,深入开展“访姐妹情、结万家亲、办惠民事”活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妇女群众身边,真正成为妇女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推进妇女儿童工作阵地建设,抓好市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扩建、妇女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等项目的落地,更好地服务妇女儿童。加强妇联组织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巩固拓展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遵守《准则》《条例》,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调查研究,注重学习实践,把握妇女工作的规律特点,提高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为民、担当、干净”的妇联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