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信访办加强阳光信访依法维权工作让群众在阳光下感受温暖
县信访办主任李兆鹏(中)进村了解信访案件
向群众宣传走访工作
查询群众信访事项办理情况
开展业务培训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彭水县城内,有这样的一帮人——用火热的心,去温暖广大民众的心,为老百姓解忧,为人民做实事,让群众的诉求得到回应。就是这样的一帮人,彭水县信访办的每一名工作都在为辖区群众默默无私地奉献着。日前,记者走进彭水县信访办公室,探寻他们做好群众工作的“良方”。
源头治理
信访案件处理率99%
“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近日,彭水县信访办主任李兆鹏如是说。今年5月,该县信访办专项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要求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全年必须化解本辖区、本机关、本部门、本行业及联系乡镇重点矛盾纠纷两件以上,要有效地控制信访矛盾增量。在彭水县信访办办公室,李兆鹏对记者说:“对待群众,急不得拖不得,要用心用理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坚持来访必接、来访必录。”截至今年9月,彭水县信访办信访案件处理率达到99%,受理办结率达92%,群众满意度达85%。
3月23日,彭水县新田镇的王海等5名村民来到县信访办反映其父在某工地上做工受伤,无钱支付医疗费,随行的上访者刚到便对工作人员破口大骂,但工作人员仍平静地对他们释法明理。最终,经与该工地负责人协调,双方达成协议,由施工方为伤者结清医疗费用并支付了赔偿金。
据悉,该县信访办为了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从源头上控制矛盾增量,严格落实“诉访分离”制度,信访部门及时清理移交相关涉法涉诉案件,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导入法治轨道。严格按法律规定和程序办理信访事项,对群众反映的已经或者明显应当通过诉讼、行政复议和仲裁等法定途径处理的问题,出具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告知书,并引导其进入法定渠道。信访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每一个人,要以化解矛盾、严守底线为原则,牢固树立法治在化解矛盾中的中心地位,认真梳理分析群众诉求,对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对无理诉求通过再次调查核实、听证评议、集体研究,依法按政策统一答复口径,面对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置;对长期缠访人员,进一步加强心理疏导、法制教育和思想转化,对到市进京违法上访的组织串联者、牵头人,及时依法处理。”
“信访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我们要千方百计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为群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李兆鹏说。6月9日,据郁山镇村民李贵反映,一所小学在扩建施工时将一排水渠挖断,遇到下雨天,污水倒灌到他家中,给李贵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李兆鹏闻讯便冒雨赶到他家,发现学校只为其修了一条小排水沟,导致积水蔓延。李兆鹏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查看,商量解决办法。次月,一条合格的排水沟终于建好,李贵一家人高兴地笑了。李兆鹏笑着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做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县,将矛盾化解在源头。”
记者获悉,5月20日,该县政府开展“2+5”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的“3+3”专项治理行动,结合彭水实际,由县群众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开展“2+5”专项治理行动,即征地农转非安置房建设、城乡房地产开发建设等7个方面。据该县信访办负责人介绍,“在信访工作上,我们以‘房地产开发建设’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抓手,促成一些深层次问题得到解决,而随着专项治理工作的逐步深入,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和深度,总结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报县委县政府决策,形成解决方案后,配合两办督查室跟进督办。在第三季度重点开展房地产开发建设、非法集资、‘违法上访、非法违权’以及拖欠民工工资四个板块的专项治理。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阳光信访
让群众感受温暖
彭水县十字街是张大妈每天买菜的必经之路。5月4日一早,张大妈看到街边拉出横幅,摆上桌椅,一些人在向群众讲解着什么。她凑上去一问,原来是县信访办开展信访工作法治现场宣传活动。当天的宣传活动中,县信访办还请来律师和公证员,吸引了不少群众。
据了解,为了确保彭水县信访形势继续保持平稳有序的良好态势。该县信访办着力推进“法治信访”,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开展了以“阳光信访,依法维权”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采用场镇集市普发资料、院坝社区广送法制、分片巡回广泛宣讲、新兴媒体多样宣传等形式,全体信访干部深入社区、沉入小区、走入居民加强法治引导宣传,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将引导群众通过法定途径解决诉求,要有效引导群众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合理表达诉求,要求各级各部门信访干部深入社区、深入基层,开展《信访条例》修订实施10周年宣传活动,同时在接访过程中,对信访问题进行甄别、引导、分流,按照法定途径优先的原则,对已经和应当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部门不予受理,提高依法办事、依法办访的能力和水平。记者了解到,该县信访办特别请到市信访办副主任张才明到彭水县开展专题讲座,大力宣传《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通过集中学习和进行宣传,使广大人民干部全面深入地体会掌握其的规定和精神实质。
记者获悉,彭水县信访办为了扩大传播受众范围,采用多种传播手段,利用宣传横幅、出动宣传车、宣传标语、利用喇叭广播以及在各居委会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集中宣讲、在居委会门口设立专门宣传点发放纸质宣传资料和入户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确保辖区群众以最快速度知会通知精神。据该县信访办负责人介绍,“信访群众可以通过写信、走访、电话、短信、网络和远程视频等多种方式反映问题,还可以通过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查询其信访事项办理情况,真正做到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方便说话。”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受理率、办结率及回复率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85%。
4月13日上午,彭水县下街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彭水县信访办主办“阳光信访,依法维权”的开放日活动在此举行,县信访办等8个县级相关部门、各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围坐一圈,与群众面对面亲切交流,宣传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及相关法律法规,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群众办理相关业务,现场气氛热烈而和谐。到现场反映问题的张大爷说:“居民开放日活动搞得很好,各级领导来到我们家门口,听取我们的意见、倾听我们的心声,我们反映问题更方便了,问题处理也更快捷了。”
据悉,彭水县信访办为了有效地推进彭水平安建设,以居民开放日活动为载体,加强了对信访办的“阳光信访,依法维权”的宣传,增加人民群众对信访办工作的知晓度以及影响力,鼓励了广大群众对信访办工作进行监督,促进了彭水县的平安建设快速发展。
深入基层
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
为了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规范信访基层基础业务,彭水县信访办对信访业务人员加强培训,制定考核办法,对信访基层基础业务进行全面考核,结果纳入该单位和组织人事部门对信访业务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通过培训界定清楚信访的受理范围:根据市上的安排,全面清理近两年来群众的检举控告,全部移送纪检、组织等相关机构,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据悉,彭水县始终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抓手,切实加强领导,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下定决心从基层工作抓起,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严三实”精神,全面推行基层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
7月2日,李兆鹏牵头,组织部门负责人,带案下访,深入基层调查信访案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李主任,我想向你反映个问题。”在鞍子镇金山村赵大明大爷家里,赵大爷指着村委会后面一条坑洼不平、破烂不堪的道路,对李兆鹏说道:“这条路是我们金山村连通鞍子镇的重要道路,一到下雨天,全是稀泥,路面凹凸不平,车子路过都会陷进泥里,很不方便村民出行,希望镇里能赶快铺设新路,有6000米左右。”李兆鹏又向鞍子镇有关负责人了解了具体情况。据介绍,这条路在土地综合整治范围内,明年初即可开工建设。李兆鹏当场表示,要想方设法整合有关项目资金,尽快开工建设,方便村民出行,为老百姓解决大难题。
据悉,该县信访办为了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实行领导包案化解疑难信访体制。县领导通过专题研究、联合会诊、带案下访、困难帮扶等方式,积极推进“案结事了”。据统计,市级交办的11件疑难信访案件,已办结10件,办结率为90.9%,县级交办案件17件,已办结16件,办结率为94.1%。
为了加强信访基层基础业务,该县信访办在办理信访案件的过程当中,将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均立案查处,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认真办理信访事项,对于实体性受理的信访案件,由包案工作组深入细致地调查取证,调查完毕后向上级领导提交调查报告,由县领导研究处理意见,并将处理意见书送达信访人,力争信访案件办理结案率达100%;为群众和干部搭建面对面陈述各自意见的平台,维护和保障信访人的权利,在案件查证结束后,邀请常年法律顾问参加,认真研究处理意见,使信访案件的办理质量明显提高。
目前,彭水县信访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信访办的业务指导下,狠抓初信初访、有力维护群众利益,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带着感情、带着真心做好信访工作,赢得了全县人民群众的掌声,全县正呈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局面。
记者 王子剑 实习生 王磊磊
通讯员 冉茂长
原文来自: 萧山法制报
萧山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