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法维权保障公平 创造出多个“第一”
▲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马思远(中)、张荣(右)、肖俊华(左)探讨案例。
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了全省第一个法律援助远程会见系统;建立了全市第一个突发劳资纠纷法律援助与劳动仲裁双向互动“绿色通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第一个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站式”新平台;设立了全市第一个职工维权工作站……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成立15周年。15年来,身处厦门前沿“改革试验田”,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以“依法维权保障公平”为宗旨,敢为天下先,争做改革的排头兵、开拓者,创造出许多个“第一”。
中心始终坚持以“创建一流法律服务团队、一流援助工作标准、一流服务水平和争创一流工作成绩”为准则,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专业法律服务,切实保障弱势群体获得平等的法律救助机会,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平安思明、法治思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站在新时代,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将勇往直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改革开放法律援助“春天的故事”。
本版文/本报记者 江海苹
本版图/本报记者 黄晓珍
(除署名外)
为人民服务
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2018年10月25日,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服务前台,刘某等22名职工因群体讨薪无果前来求助,他们愁容满面,有的手里拿着材料,有的在填写表格,有的在向工作人员咨询工资是否讨得回来……
了解情况后,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受理、指派援助律师,在中心“一站式”平台指引下,律师及时介入调解,22名职工以最短的时间成功与公司达成调解并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真的太谢谢了,帮我们要回了血汗钱!”刘某等人拉着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马思远的手,连声道谢。
当事人一脸落寞走进门,最后带着笑容出门,在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15年的历程中,像这样的一幕幕情景,一遍遍地上演,每一个画面都保留着受援人对思明区法援工作的认可。
2004年1月,20多岁的马思远在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伊始就来报到了。时光荏苒,一晃15年过去,当年懵懂的少年,如今成为法律援助战线上的“老兵”。
“‘打官司没钱请律师,找法律援助。’如今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在当时却是鲜有人知。没几个人知道法律援助是干什么的,就连我也是工作后接触才了解。”回忆起当年,马思远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我、潘顺安等4个人在富城花园两个打通的车库里上班,除了法院指派的案件,更多的是坐等群众上门,第一年只有26起案件。”
守护弱势群众,播撒“法治阳光”,为他们撑起法律正义蓝天。同样在中心工作了15年的潘顺安告诉记者,面对“不收费的援助”,不少群众是持怀疑态度的。中心接待的绝大部分来访者都是来自社会基层的贫弱群体,四处碰壁的他们看不到希望,上门求助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由于文化不高、需要维权时苦于缺乏法律知识,证据掌握不足,维权过程可谓“千辛万苦”。援助律师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他们打赢官司、讨回公道,让受援人看到了希望。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劳资纠纷案件赢了,一名七尺高的汉子,拿着讨回来的工资,紧紧捂在胸口,眼角还闪烁着泪光……那一刹那,我们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马思远不禁感慨地说。
“是法律援助,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原来自己还能公平地站在法律面前,理直气壮地申诉。”打工妹阿华(化名)告诉记者,早在十几年前,第一次面临企业破产,工资拿不到,她感觉很无助,懵懵懂懂地跟着工友来到中心,没想到,援助律师帮她们要回了工资,一切都像是在做梦。之后她就经常“现身说法”,在工友中宣传法律援助。
十五载栉风沐雨。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也历经搬迁、改造,如今位于禾祥东路168号一楼,加挂“思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以及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工作纳入“3+X”功能定位之中,努力打造高颜值、敢担当的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变的是地址,不变的是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代代的法援人默默奉献。一次次耐心的倾听、一个个理解的微笑、一项项合理的建议,让求助群众感受到了热心、爱心和真心,看到了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和尊严,也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
据统计,自成立至2018年底,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咨询52155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6830件,为当事人减免费用2294.33万元,免收诉讼费用554.8万元,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6592.19万元。
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最大程度满足群众
对法律援助的需求
布局法律援助组织网络,组建律师服务团队下基层、进企业、进军营开展法律服务,加大宣传力度,降低受理门槛,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展服务平台,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群体对法律援助的需求……
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简化程序,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提供便利。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法律援助;扩大援助范围,使更多的困难群众感受到民生工程的温暖;完善法律援助组织网络,重点是加强法律援助基层站点建设,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律援助体系,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弱势群体享受到法治阳光的温暖。
同时,为了更好地回应民生诉求,15年来,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始终将创新服务理念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多个领域创新发展,拓展服务广度,创新服务载体,优惠服务机制,持续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向前迈进。
2012年,开辟全市第一个突发劳资纠纷法律援助与劳动仲裁双向互动“绿色通道”。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第一个“法律援助值班律师+人民调解+仲裁确认”的一站式处理劳动争议的新平台,缓解劳资矛盾,取得良好成效。
设立了全市第一个职工维权工作站,借助总工会与法律援助两大平台,通过法律宣传、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代理和诉讼代理等手段,为职工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实行了全市第一个法律咨询预约接访制度。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供预约法律咨询接访,为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贫困居民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践行法律援助服务为民的承诺。
成立了全市第一批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不断健全服务网络,在全区所有街道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并在所有社区设置法律援助联络员,把法律援助向下延伸、向基层延伸;此外,还与区工会、老龄委、妇联、残联等单位联合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拉长服务链条,构建了覆盖全区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建立全省第一支区级法律援助工作特邀监督员队伍,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确保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
联手思明区检察院未检室在全省首推特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试行办法。实现了对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全面覆盖。
除此之外,中心还建立全国第一个台商个体户法律服务站。积极探索司法行政服务台胞、服务海西的新领域和新途径,为台商个体户做好法律服务工作。
信息化引领
群众足不出户就可
享受便捷法律服务
2018年8月3日,由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斥资30万元建设的全省第一个由法律援助中心介入的远程庭审(会见)系统正式启用。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了法院、检察院、看守所和法律援助中心的四地影音实时传输,突破了传统庭审(会见)模式的空间局限,实现了法官、检察官、援助律师和案件当事人四方的异地实时高清视听音视频连接。
该系统的建立,有效地节约了援助律师的办案资源,减轻了律师奔波劳顿排队之苦,最大限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法律援助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直以来,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早在2005年,中心就自主开发了一套法律援助信息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受理数据的登记、查询、统计、分析平台;对法律服务质量的网络评估机制;群众便捷寻求律师帮助的窗口等。该系统实现了法律援助日常事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满足了各部门不断变化的数据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网络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据悉,该套软件还受司法部特邀在中国——加拿大法律援助与社区法律服务项目法律援助管理技能培训班上进行展示交流,获得与会专家好评。
进入新时代,中心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大“智慧法援”平台建设力度,让法律援助服务“触手可及”。
据悉,2019年,中心将在省法律援助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研制开发法律援助信息化移动办公平台,将信息化平台拓展至移动端,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实现全面移动终端无纸化办公,并与公检法三方之间加强互动,打造全新无纸化工作模式,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运用移动端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法律援助工作全面结合,深度融合,延伸扩展应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久的将来,大家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法网终端、司法所工作站、法律援助中心服务大厅等多种途径,进行法律咨询、律师查找,实现法律援助案件的预申请。公安、检察院、法院可以通过系统平台向法律援助中心发送函件,指定、指派律师办理刑事案件。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平台对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与申请人互动,告知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对审核通过的案件直接在网上指派律师办理。律师通过移动终端接取案件,可与当事人、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多方进行数据交换,办理案件,减少了案件办理过程中的许多等待;援助案件办理结束后,直接在移动终端向中心提交电子材料申请结案。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在系统平台审核案件材料,决定是否给予结案。整个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可实现全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申请人还可以通过微信终端对案件办理流程进行跟踪;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平台对律师办案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与监督;申请人、公安、检察院、法院等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对律师办案的情况进行评价,建立起对法律援助律师的综合评价系统,加强法援律师的监督管理。
风起扬帆正当时,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将践行宗旨,不忘初心,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扬帆启航,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弱势群众撑起一片蓝天,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
光荣榜
●2004年被福建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授予福建省第四届“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
●2005年被市司法局授予“2003-2004年度厦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6年被共青团福建省委、省综治办、省司法厅等单位联合授予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
●2010年被评为“厦门市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被评为“厦门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2014年荣获厦门市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2016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2017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2018年被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评为“厦门市军民共建”(2015-2017年度)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