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何其难 维权何其易
导语:近日,《京华时报》的一则报道称北京一赛欧车主因车内刺鼻异味不散,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最终因拒绝高昂的鉴定费用,缺乏事实依据维权失败。这在国内绝非第一个案例,同时也在拷问国内汽车消费者维权法规的实际效力。去年我国开始实施汽车“三包”,但消费者维权难的现象依然未解决,举证费用高、企业自律差等仍是消费者维权路上的“拦路虎”。在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盖世汽车对中外汽车消费维权相关法规进行了梳理,从中可见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其汽车消费维权法规多重视保护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无论是举证还是质量纠纷的处理机制,和国内维权流程比起来,都明确也简单许多。
美国:双法保障 维权更高效
美国汽车消费者用以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主要有两部,即《汽车保证使用法》和《柠檬法》,其中柠檬法由各州自己制定,法规细则有所差别。
《汽车保证使用法》明确规定,只要影响汽车使用的,如果修三次仍修不好,消费者有权要求予以退车;如果产品质量涉及到安全的,修一次修不好,就可以要求退车。法律还规定消费者退车不必经过复杂的程序。如果商家或厂家不予以退车,一旦消费者进入诉讼程序,并上报给美国商务部,美国商务部就会对厂家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调查,如果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对厂家进行极其严格的处罚。由于该法律十分严厉,在20世纪80年代出台时遭遇了非常大的阻力,然而最终商务部还是决定出台该法规。
至于柠檬法,该法规并不是统一的联邦法律,而是由每个州自己制定,而且实施的时间也不同,此外,各州柠檬法对适用范围、保质期、 更换或退款前的维修次数、因维修停用时限的规定也不同。总体来说,各州柠檬法对退换车的限定条件主要如下:
1、界定当地柠檬法的适用范围。主要以乘用车为主,摩托车、旅居车、农用车、越野车等在很多州没有被纳入柠檬法的保护范围。
2、确定免费维修和退还的保质期。保质时限有购买时间和行驶里程两个维度,以先达到为准。购买时间一般为1年~2年之间,行驶里程在12000英里~24000英里之间。
3、确定达到换车和退款的维修次数/因维修累计停用天数。这两个数量上的限制只要达到了其中的一条,消费者都可以提出换车或者退车,以维修收据为凭证。在很多州,维修次数的上限因后果的严重性而不同。例如加州柠檬法规定,严重安全缺陷问题经过2次维修仍无法解决就可以退换,而其他性质的问题要经过4次维修,另外因故障和维修停用天数累计不得超30天。
4、如果在保质期多次发生的质量问题在保质期满依然出现,消费者在该问题上依然受到柠檬法的保护。在部分州,汽车企业的“传动系统额外保障”可以达到10万英里里程,远远超过法定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