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最后阅兵照 首次曝光
2016年07月11日 星期一
北洋海军最后阅兵照 首次曝光
这组照片刚从俄罗斯回流,深晚独家披露
王国平
北洋龙旗舰队唯此一张影像记录。此前北洋舰队没有留下如此编队的照片,此后北洋舰队沉没于渤海、黄海。
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从图中可以看到,飞桥上站了很多人,在这上面站的基本都是高级军官。
靖远舰:船舷左后侧隐约可见舰名牌,后桅杆挂长绺归航旗。前桅杆悬挂的航速标在中部,表示中速航行。
济远舰:后部可见帆布风筒,为强行通风使用,这在当时是一件比较先进的做法,也是首次在北洋舰队上见到。
保民舰:隶属南洋水师。中部桅杆顶部可见帅字旗,目前是该舰最好的照片。
广乙舰:船舷上清晰可见广乙舰名。1888年由福州船政局建造,原隶属于广东水师。甲午战前调入北洋。为甲午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中国战舰。
[编者按] 今天是中国航海日。本报特别刊出“北洋海军最后一次阅兵照”这篇特稿。这组照片拍摄于1894年5月,由一名俄国军舰观礼军官所拍,这是目前唯一仅见的北洋龙旗舰队留下的最后遗影。
本报特约撰稿 王国平
一组从俄罗斯回流的北洋海军的照片,再次引发甲午史学界的关注。
这组照片共11张,之所以珍贵和难得,是因为拍摄时间是在1894年5月,北洋海军最后一次大阅兵。在这次大阅兵的两个月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这11张照片,是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从一名俄罗斯人手中获得的。据这名叫金马的俄罗斯人介绍,这些照片是当时观礼的俄国军舰上一名军官拍摄。笔者有幸成为这组照片的首批阅看人。
陈悦认为,这批照片“应该说在中国海军史研究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发现”。
“我们终于掌握到了一次北洋海军大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记录,能够从中看到这些军舰当时的一些状态。”陈悦说。
如今,这11张从俄罗斯发现的照片,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北洋龙旗舰队留下的最后遗影。
清朝最大规模的军舰集结
龙旗猎猎,炮口高扬,舰船游弋。这是笔者看到这11张照片的第一感受。特别是其中一张北洋舰队的编队航行照片,作为国内目前最资深的甲午史研究者之一,陈悦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
“北洋海军,我们都说是‘龙旗舰队’,但之前我们一直没有看到过北洋海军编队航行的影像,这次有了。”陈悦说。
陈悦仔细分析了这张龙旗舰队照片,其中包含了北洋舰队中的济远舰、致远舰、超勇、杨威、经远、来远、定远和镇远,除了平远和靖远,北洋舰队的主力舰只都在。
在其余10张照片中,分别可以看到康济舰、定远、南琛、广乙、靖远、致远、济远、开济、南琛、保民、镜清等舰只,汇集了当时北洋海军、南洋水师、广东水师的主力舰只。
光绪二十年四月初三至二十三日(1894年5月7日~27日),清廷举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阅兵,
根据记载,在这一次大阅中,是清末规模最大的一次出海校阅,共有21艘军舰参加。有来自北洋海军的定远、镇远、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超勇、杨威、威远、康济、敏捷12艘战舰;来自广东水师的广甲、广乙、广丙三艘军舰;南洋水师的南琛、南瑞、镜清、寰泰、保民、开济6船。
这是清廷组建水师、海军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阅兵,是北洋海军成军后的第二次大阅,也是最后一次大阅。在这次大阅结束不到两个月,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参加这次大阅的的军舰中,除未参战的南洋舰队外,广东水师三艘军舰中广甲舰被俘,另外两艘战毁;北洋海军的9艘军舰中,定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超勇、杨威、威远8艘战沉,镇远、济远、敏捷被俘。康济舰战争结束时,被解除武装,载着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镇远管带林泰曾等人的灵柩从刘公岛悲凉离开。
作为甲午海战后唯一幸存的北洋海军军舰,康济舰在1896年清廷重建北洋水师时,改名“复济”,寓意“复兴”。
而现在看到这张舰队远远驶离的照片,正是北洋海军留下的最后遗影。远去的背影,苍凉而悲壮。
照片在俄罗斯档案发现
据这组照片的收藏者,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介绍,这11张照片来源于俄罗斯。
今年4月,陈悦收到一封邮件,发件人是俄罗斯人,中文名字金马,用中文发的邮件。当时金马说,这组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894年5月份,也就是说拍摄于北洋海军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大阅兵期间。当时邀请了俄国、日本、英国、法四国军舰观礼。这组照片就是出自当时观礼的俄国军舰上的一个低级军官之手,他后来在俄国海军历史上并没有什么作为。这名军官的后裔现在住在西欧。
因为有了这批照片作为参照,陈悦此前获得的拍摄日期不详的照片也能初步做出结论了。
“在没有得到这批照片之前,我以前掌握过一些北洋海军很奇怪的照片,舰上也是挂着满旗,有的就停泊在旅顺。当时我们判断这些照片可能是英国或者日本拍摄的,也怀疑可能是北洋海军某次阅兵时拍的,但因为没有明确记载一直不能下结论。”陈悦说,“通过与这组照片做对比,基本就可以判断,以前我们见过的为数不多的那几张北洋海军挂满旗的照片,就是在这一次阅兵上拍的,应该就是在场的日本军舰或者是英法军舰上的人拍摄的。”
照片清晰可见“致远”“广乙”
陈悦说,根据照片判断,这艘俄国军舰当时是位于这次校阅舰队的正侧方,视野非常好,对于船上的细节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当时的情况应该是,俄国军舰没有动,受阅军舰刚好是一艘一艘从它前面经过,整个军舰侧面就全部展现在摄影者面前,所以照片上细节展示很多,而且拍到了舱上人员的活动情况。”陈悦说,对于海军研究者来说,拍摄时间是1894年的5月份,而7月25日甲午战争就爆发了,“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掌握到了距离甲午战争爆发前最近的北洋海军军舰的姿态,等于是战前拍摄到的最后一批照片了,这对于研究北洋军舰的装备在战时的改装细节意义非凡。”
作为多年的甲午历史研究者,仍然有一部分舰船的历史照片是陈悦没有掌握的。
“在这批照片里面出现了非常清晰的广东水师的军舰‘广乙’号,这是第一次见到,舰名‘广乙’两字非常清楚,”陈悦说,“还有南洋水师的军舰照片,特别重要的是出现了‘保民’号的照片,‘保民’号当时是江南制造局造仿造的一艘巡洋舰,以前没见过特别好的照片;另外,像邓世昌的致远舰,舰名都非常清晰。”
另外,陈悦认为,通过这次发现,也为以后的的甲午资料寻找提供了一个方向。
“以前找北洋海军、甲午战争的资料,在国外偏重于日本、英国、德国等几个方向,从来没去考虑过俄罗斯还有北洋海军的历史照片,”陈悦说,“这次给我的启发非常大。根据那位俄罗斯卖家介绍,19世纪俄国的远东舰队对北洋海军非常关注。”
陈悦说:“我觉得俄罗斯的档案馆里应该还会有更多甲午史料等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