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102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医疗保障、不动产登记、社会救助等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在乡镇就能办理。2019年,射洪市以乡镇区划调整改革为契机,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在新建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被撤销乡镇区域设置便民服务分中心。通过这一举措,解决老百姓办事来回跑问题,确保涉改乡镇区域服务点位不撤、服务力度不减。
目前,射洪市在沱牌镇、大榆镇启动了便民服务中心及分中心的标准化建设试点,已建成2个镇便民服务中心、3个分中心。全市计划建立9个便民服务分中心。
102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乡镇
群众办事更方便
4月8日,射洪市大榆镇金鹤村村民岳大琼用时不到两分钟就在镇便民服务中心金鹤分中心完成了水费缴纳。去年8月以前,村民缴纳水电费要到十几公里外的洋溪镇或者大榆镇,不仅要转车,还得花十几元车费。
“从屋头慢慢走过来,半个小时就到了,方便。”当天,岳大琼还咨询了房屋过户相关事宜。她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留下的多数是老年人,由于上了年纪,很多人不会使用电子设备。“在金鹤村设置便民服务分中心,真的方便了老年人。”
“去年10月,射洪将102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射洪市政务服务中心效能建设督察股股长刘刚介绍,射洪市行政审批局秉承“应放尽放”“应进必进”原则,重点梳理了下放事项,推行“一张清单办到底”。全市102项事项下放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分中心,包括公共服务57项,事务类6项,行政确认37项,行政审批2项。其中,群众经常性办理的事项达89项。
在大榆镇便民服务中心,不少群众在此咨询健康证办理事宜。“我们主要服务大榆镇当地居民及射洪经开区的企业。涉及的本地户籍人口8万多,企业从业人员二、三万人。”大榆镇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汤美容介绍,该中心经常办理的事项包括就业、社保、民政、残联、卫健等业务。“办理社保业务的人最多,主要是参保和年审。社保年审每年至少上万人。”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射洪市行政审批局整合人社、残联、计生、民政等多枚印章,启用了“审批服务专用章”。变“多头受理”为“一窗受理”,解决乡镇人手不足,群众往返跑的问题。得益于“一枚印章管服务”这一机制,全市已有近500人受益。此外,水电气及电商平台等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各便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一次录入重复使用
“数据跑路”提升办事效率
让“群众少跑路”的同时,射洪还力推让“数据多跑路”。
依托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射洪结合实际开发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平台。“目前有14个市直部门纳入平台管理,信息一次录入、系统自动分发,基本实现村(社区)、分中心、中心、业务主管部门四级信息互通、业务互动。”刘刚介绍,全市政务服务信息、效能监督等统一汇入该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实时公开展示,真正实现群众办事更快捷,权力运行更阳光。
刘刚举例,一名办事群众9:08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件,工作人员接件后将该事项录入智慧平台,系统将对该件办理了多少时限,多久能办完进行显示。“办理结果会由平台自动推送给接件人员和办事群众。”刘刚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分中心能办理的102个事项多数属于即办事项,老百姓现场就能办结。
“一张清单办到底、一个窗口抓业务、一枚印章管服务、一个平台网上办、一套标准强规范,乡镇办事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也让市民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射洪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尚志说,“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下一步将以沱牌、大榆标准化建设为样板,全面启动全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确保涉改乡镇服务点位不撤、服务力度不减。”
(全媒体记者 陈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