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须24小时内开新闻发布会
原标题:重大突发事件须24小时内开新闻发布会
记者 段绪业
昨天,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通过重庆市政府网公布了《2016年重庆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涉及权力清单、经济发展、政务服务等多个方面工作,目的是让老百姓更了解政府部门的工作。
国企负责人薪酬等信息要公开
对于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强调,要依法依规公开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情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经营业绩考核有关情况,要推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权交易、增资扩股等方面的信息和结果公示。同时,还要及时公开企业改革重组、公司治理及管理架构、财务状况、重要人事变动、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
减税降费等信息是企业颇为关注的内容,《工作要点》要求重庆市财政局牵头做好加大对支持小微企业、促进就业创业、兼并重组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公开力度,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主动推送功能,提高政策知晓度和传播率。
而哪些经营服务要收费,要及时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目录清单,具体执收单位要在收费场所公示收费文件依据、主体、项目、范围、标准、对象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工作要点提出,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全市各级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应通过参加新闻发布会、接受访谈、发表文章等方式带头宣讲政策,解疑释惑,传递权威信息。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政府该怎么办?是积极应对还是避而不谈?对此,《工作要点》也有了明确说明。
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等热点问题,要认真研判处置,及时借助媒体、网站等渠道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有关政策措施、处置结果等。
记者注意到,《工作要点》称,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时,负责处置的地方和部门是信息发布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快速反应、及时发声。
针对涉及突发事件的各种虚假不实信息,要迅速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政府每季度公开饮用水安全报告
至于市民关心的环境问题,《工作要点》也有说明。《工作要点》称,重庆将加大全市重点区县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公开力度,细化公开空气质量预报、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范围、空气质量级别及首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建议措施等内容。
而饮用水方面,重庆将推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公开,区县政府每季度要向社会公开饮用水源、供水单位出厂水、末梢水水质等饮水安全情况,确保用水安全。
创业、救助、教育等
民生方面各有涉及
除此之外,还要推进面向转移落户人员的服务公开,及时公开户口迁移政策,明确户口迁移程序和具体要求;公开居住证申领条件及程序、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等信息。
在创业这一块,加大对支持小微企业、促进就业创业、兼并重组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公开力度。
在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开这一块,细化公开内容,进一步增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公开信息的到达率。
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方面,重点公开城乡低保对象人数、特困人员人数、低保标准、补助水平、资金支出等情况;医疗救助方面,重点公开救助对象的人次数、资金支出等情况。.
临时救助方面,重点公开救助对象的户次数、救助水平、资金支出等情况。做好减灾救灾信息公开,定期发布全市核定灾情、救灾工作进展、救灾资金物资调拨使用等情况。
最后,还提到推进教育信息公开,要推进义务教育划片工作程序、内容、结果,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入学流程、证件要求和办理方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
三部门联合发文
推进公务员道德建设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的意见》,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进行具体部署。
《意见》明确,中国特色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坚定信念、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要突出政治性、示范性、约束性、可操作性。
《意见》强调,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职业道德建设与集中性和经常性学习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行为规范、实践养成相统一,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衔接,坚持推进工作与完善制度相配套等原则,通过持续努力,建立健全导向鲜明、约束有力、简便管用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完善教育培养、从严管理、监督有力、奖惩分明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体制机制,使广大公务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精神状态更加饱满,履职行为更加规范,工作作风更加务实。
《意见》提出了健全行为规范、强化教育培训、推动实践养成、加强考核监督、完善奖惩机制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