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洪灾也是人祸:蒋介石花园口决堤

南方抗洪如火如荼。我国历史上也曾有一场大洪水,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不过不是天灾,是人祸。

1938年6月,日军侵占开封,逼近郑州,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下令在黄河南岸的花园口,炸开了黄河大堤。黄河水就此一泻千里,所到之处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这就是当年震惊中外的“花园口决堤事件”。

此事件已过去78年,但仍有些问题被大家争论不休。牺牲无数百姓的性命抵挡日军到底值不值得?花园口决堤真正起到阻挡日军的作用了吗?

决堤黄河谋划已久

早在台儿庄大捷之时,陈果夫就建议蒋介石在河南武陆县的沁河口附近决黄河北堤防患未然:“台儿庄大捷,举国欢腾,抗战前途或可从此转入佳境。惟黄河南岸千里颇不易守,大汛时且恐敌以决堤致我,我如能取得武陟等县死守,则随时皆可以水反攻致敌。盖沁河口附近,黄河北岸地势 低下,如在下游南岸任何地点决堤,只须将沁河口附近北堤决开,全部黄水即可北趋漳卫,则我之大厄可解,而敌反居危地。”对于陈果夫的建议蒋介石还是很重视 的,4月蒋批示军令部和程潜说:“查所陈颇有见地,预制机先,实应注意,特电转达,即希核办为盼。”但由于当时徐州会战战事正酣,且日军尚未对黄河南岸的国军构成真正的威胁,所以陈果夫的建议并未立即实行。

决堤引发的水灾,图中的是撤离的难民

徐州会战失败后,国民党高层逐渐对黄河决口达成共识。

罗仁致电蒋介石,建议在开封东铜瓦厢决口:“徐州沦陷,豫东紧张,可否采用水攻战略,就兰仪下游铜瓦厢之间决黄河水,由旧黄河故道顺流而东,直攻徐州,截断津浦、陇海,阻寇西进,我方亦可从容布置,挽此颓势。”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