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突发事件市民怎么办
遇突发事件市民怎么办
2016-07-07 10:54:22
本报讯 (记者 张清)天津港(600717,股吧)“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津城市民很关注当事居民的身心健康。天津市安定医院临床心理医生陈清刚表示,在事件发生后,当事人会产生一些身心反应。而其中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因此,灾后危机干预,心理急救很重要。
心理急救时机要拿捏
一般来说,事件发生当中或事件刚刚发生之后,确实是心理急救的绝佳时机,但有时候也可能是几天或几周后,心理急救的效果反而更好,这皆要根据事件持续的时间与严重程度来决定。
尽管心理危机干预包括聆听受助者的倾诉,但它不强求人们分析所经历的事情,也不要求人们对发生的事件、时间重新整理。怎样与身处困境中的人良好沟通,需要极大技巧。陈清刚说,遭遇危机事件的人通常会感到心烦、焦虑,有的人会自责、内疚,保持冷静、表示理解,可以帮助他们感受到安全、尊重、理解以及恰当的关怀。
心理干预手段要灵活
陈清刚说,倾听讲述是会带来很大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勉强任何人回忆他们经历了什么,有的人可能不愿意谈论发生了什么、处于什么处境,此时安静地陪着就很好,或者给予他们一些实际需要帮助的东西,如一杯水、一些食物等。不要说太多的话,允许沉默。
那么出现突发事件后,普通市民应该做些什么呢?陈清刚说,首先,不传播不真实没有来源的消息。流言的传播不仅带来恐慌,还可能给社会和经济秩序造成影响。另外,不传播伤亡人员的伤口、遗体的照片,不传播不仅是对死伤者的尊重,也是避免普通大众恐慌、恐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