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禁烟约谈干部不是万全之策

  10月7日,根据《意见》,成都市对依法开展控烟工作明确提出,要贯彻实施关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律规定,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厅字〔2013〕19号)要求,督促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来源:搜狐新闻 10月8日)

  考古发现,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烟草就进入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时,无意识地摘下一片植物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因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正好起到恢复体力和提神打劲的作用,于是便经常采来咀嚼,次数多了,便成为一种嗜好。烟,看似成为一个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符号,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有着根深蒂固的氛围沉淀,禁烟自然的不可能是朝夕之间的问题。

  干部是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是人民的榜样,是一个前进的方向,是一个领路人和导航者的角色定位。所谓“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吸烟有害健康是众所周知的问题症结,禁烟成为大多数人的愿望,特别是公共场所禁烟,更是当下一个群众呼声十分强烈的地带,是必须要面对的社会问题。而作为人民的公仆,干部自然应该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毕竟“在其位谋其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然是不能丢弃的。

  然而,正如今年网络安全周的宣传标语一样,“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所谓“团结就是力量”,既然“高手在民间”,自然的需要整合强有力的资源,充分的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状态,一起对抗烟雾缭绕的危害,这不是才应该成为万全之策吗?

  干部禁烟,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氛围,是一个全民支持的条件,如若仅仅从干部约谈来讲,让干部单刀匹马的赴约,即便是有心也自然会无力,没有强制性保障的行为,怎么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况且,作为很多老烟民来说,唧唧歪歪是必然的反应,甚至还会出言不逊,现今的环境,谁又会为禁烟的干部保驾护航呢?因而,禁烟约谈工作不力的干部是一个方面,而宣传工作到位,人民积极参与和支持,才是禁烟工作最有力的保障,不是吗?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