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传递百姓呼声记录瓮安发展
11月8日,第十五个中国记者节。这一年,我们行走在田间地头、城市乡村,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传递百姓呼声,记录瓮安发展。
这是这一年来我们在现场记录的瓮安发展和聆听的百姓心声。今天又是一个记者节,回首一年,无论是何时何地,我们都奔走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坚守在工作岗位,用笔头和镜头记录着每一个真实和感动。
瓮安县广播电视台记者蔡兰介绍说,作为一名外地人,我来瓮安工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刚开始以来瓮安的时候,瓮安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我感觉路途特别的艰辛。前不久,我亲身采访过、也体验过(已经贯通)的瓮马高速公路,在上面我感觉的特别的兴奋和激动,因为我觉得瓮安人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么大的工程,是瓮安人民那种向往发展、追求跨越的精神所推动的,在瓮安这块热土上面,我也想做好自己的宣传工作,把瓮安宣传出去。
在别人眼里,我们这个职业或许很光鲜,甚至被冠以“无冕之王”,然而,没有人看到我们采访过程中跋山涉水、稀泥裹满裤腿时的窘迫,也没有人知道我们挑灯夜战、斟字酌句写稿时的劳累,更没有人能体会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危险时的恐惧。就在一个星期前,我们的一名女记者李峤橦在采访中意外受伤,导致胸椎骨折,至今还在医院治疗。
瓮安县广播电视台记者李峤橦介绍说,从事新闻工作一年多来,虽然很辛苦,但是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我可以用我的镜头记录瓮安的发展、变化,现在在工作中不小心受伤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早一天站起来,继续奋斗在瓮安新闻宣传的第一线,传递瓮安正能量。
我们是铿锵玫瑰,风雨中一路绽放。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绝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女孩。她们褪去了青春年少的稚嫩,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冲锋在新闻第一线,整日奔走;她们放弃了轻松休闲的假期,坐在电脑前加班,用心编辑着每一条新闻,肩负起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瓮安县广播电视台编辑李星潞介绍说,编辑工作其实是很枯燥无味的,但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们每一个编辑都找到了各自的乐趣和坚持的理由。新闻工作是相当严谨的,我们必须做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每一个画面的完整与真实,必须保证零出错。通过工作的点滴,让我在以后的道路上更加懂得了责任与担当,今后,我还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瓮安县广播电视台记者肖年童介绍说,我觉得作为一个女孩特别不容易当记者,风里来雨里去,不过我觉得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那么我就应该对得起它,想用我自己的镜头来记录身边的真善美,揭露他们的假丑恶,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相信我也会继续做一名出色的记者。
瓮安县广播电视台记者黄英介绍说,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有过感动、也有过心酸,让我对记者这个行业已经从刚开始的新奇转化成了一种社会责任。我非常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带给我的各种积累,让我能够从容的面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今后的过程中,我要用我手中的摄像机更好的去反映群众的生活,反映瓮安的变化,担负起作为一名记者的社会责任。
泪水与欢笑同行,汗水与收获常在。这一年来,我们见证着瓮安的速度,瓮安的锐气,瓮安的绽放。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千年古邑·红色瓮安”发展的每一个脚印,书写着瓮安的光荣与梦想,勾画出永不褪色的缤纷画面。
下笔要对得起时代,发声要无愧于未来。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信念。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牢记肩头担当,加强行业自律,恪守职业道德,为助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发出最强音。(韩霞 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