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风行风热线》架起沟通百姓的连心桥
漯河市农机局领导在“三夏”来临时来到《政风行风热线》。漯河广播电视台 供图
□本报记者 韩为卿
“我到派出所跑了几次都办不成,没想到给他们一打电话,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现在我身边的人有啥不好解决的问题都给他们打电话。”说起河南漯河广播电视台的《政风行风热线》,听众杨先生赞不绝口。杨先生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他家的户口簿破损,想更换新的,多次去派出所办理,但工作人员要么休假要么外出办事,一直没办成。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热线电话,事情很快得到解决。
《政风行风热线》是由漯河市纪委、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主办,漯河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一档民生类热线直播栏目,通过邀请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走进直播室,向群众阐释方针政策、行业法规及工作职能,现场解答听众电话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
开播12年,解决近万个问题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漯河市农机局局长段宏亮,欢迎大家对农机‘三夏’跨区作业方面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5月18日早晨,段宏亮携科教科、管理科、农机安全监理所、农机推广站等部门负责人,在热线直播间与听众交流。
“我新买的联合收割机,没有给我开发票,现在驾驶证都没有,咋办?”“驾驶证和发票没有关系,现在可以到县区农机培训部门体检办证。”
“我想问问我4月份新买的农机,补贴款啥时候发下来。”“符合补贴条件的申请之后3个月后下发。”
……
段宏亮当场解决了10多个问题。
“每周二、三、五都会有3个县区或市直单位的一把手带队前来,节目开播12年来已有8位市领导和970人次县、区及市直一把手走进直播间,7.5万多名市民参与直播,解决问题9700多个。”漯河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尚桂林告诉记者,“2009年开始我们又在每周四增加了一期配套的直播节目‘民心热线’,打破部门分管职能的界限,老百姓有什么困难和热点问题都可以反映,之后再派记者逐一调查回复。可以说,这档节目已经成为开展舆论监督的一种好形式,真诚服务百姓的一个好平台,展示职能部门形象的一扇好窗口,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好载体。”
“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刁难甚至打击报复。”漯河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李勇表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闻媒体一方面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另一方面还要开展舆论监督。《政风行风热线》针对工作中的问题,除了在节目当中进行公开曝光外,还通过简报等方式分别报送市四大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手中。每到年底,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还将对各单位一把手参与《政风行风热线》情况进行测评考核,结果在全市予以通报,并纳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
记者了解到,这个节目组的7名编导、记者和主持人中,6名是“娘子军”。处理热线问题时,“娘子军”付出了大量的艰辛。曾有一位学生家长反映,后谢乡河东王小学存在乱收费的情况,学校每个月都让学生到老师指定的书店购买几十元的试卷等学习资料,而且还是盗版的。记者就多次暗访调查,拿实河东王小学教师让学生滥购教辅资料的情况。才把调查的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并根据有关规定,对该教师进行了处罚。
“只要是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都会密切关注、穷追不舍,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节目负责人史林红说。
一次上线,数次见面
一条热线,情系两端。
市环保局局长在线时,有市民反映噪声扰民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他就噪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进行解答。接连重复数次可是听众仍没有理解,以致发问越来越不友好,但他不厌其烦地与之交流,又安排人员现场测试,直到听众满意为止。
联通公司漯河分公司在线时,有一家外资企业领导打进热线提出,他们公司所有员工全部用联通3G手机,但信号经常接不通,还经常自动转为2G信号;另外,经常出现短信群发后手机短信功能被自动屏蔽,不能发送短信,也不能接收短信的情况。联通公司马上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测试,并妥善解决了问题。
供电公司上线时,张先生反映市区某步行街治安不好,路灯坏了,很长时间没人修,供电公司领导马上将有关问题向市政工程处反映。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之间的扯皮没有了,有的是进一步明确职责,及时沟通,有效解决,更好地服务百姓。
记者了解到,“倾听百姓呼声,解答百姓困惑”是节目的宗旨。节目策划与播出中,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努力化解矛盾,理顺社会情绪,促进问题解决,真诚服务百姓,收到了可喜的效果。“《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目前已不是‘一条腿走路’了。”尚桂林表示,节目通过与网络、市长热线“多合一”,达到了“一次上线,数次见面”的效果。未来节目还将走进市民密集区,与群众面对面现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