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残酷的浪漫(图)

(原标题:残酷的浪漫(图))

杨佳君

杨佳君


  提起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或许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他这首流传百年的经典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只不过,直到如今读到《普希金与娜塔莉亚:渴求平静的心》这本传记式的书信集,才更加体会了诗人当初创作的心境,也更加能够感悟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了。

  “有房人终成眷属,有情人终成房奴”,这本是当今社会转型期中百姓生活的残酷写照,却没想到,在一百多年前的俄罗斯,才华横溢的普希金,竟也是无房而终,一生颠沛流离。于是,在这样艰苦的经济条件下,后世评说,很容易将批判的话语指向了他背后的女人——普希金忘我地、深情地爱着的妻子娜塔莉亚:作为“莫斯科第一美人”,她被骂“红颜祸水”;她频繁地出入社交场所,购置衣物花下大笔金钱;因为她与丹特士的“婚外情”,导致诗人决斗而死……

  而《普希金与娜塔莉亚:渴求平静的心》这本书,便是为娜塔莉亚正名的。为寻找文献所需资料,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专门研究普希金的专家夫妇花费了20多年,查阅了俄罗斯国家书库的众多档案资料,其中不乏曾经被人彻底遗忘的文献资料,通过研究娜塔莉亚及其亲友的数百封书信,塑造出伟大诗人妻子的全新形象。

  实际上,18岁便嫁给普希金的娜塔莉亚,过早地承担了太多:在本就不长的六年婚姻生活中,两人大部分时间都是两地分居,诗人创作需要清净,只能将娜塔莉亚一人留在家里,一人操持家业,养胎生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她屡屡向自己的兄长求助,却总是将普希金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年轻貌美的她,深受沙皇和皇后的喜爱,可她却“唯恐避之不及”,实在躲不过去,也是为了普希金而去社交,与各种人斡旋,就连参加舞会的服装,也是姨妈偏爱送给她的,而并非她骄奢享受;诗人在世时,她会为了普希金的喜好而学习下象棋,对于被世人所诟病的美貌,她也说那是“源自上帝的赐予”,她没有任何功劳;诗人去世时,她才只有30岁,带着四个孩子,经济压力迫使她再婚,但她说,“我的孩子们对谁来说是负担的话,那个人就不能做我的丈夫!”

  这样的娜塔莉亚,诗人如何不爱?洞察人心的精明行家普希金在献给她的《圣母》一诗中,称她为“最纯美之美中最纯美的偶像”。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还给后代留下“她无愧于公正的裁决”的遗嘱,而本书便完成了这个使命。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是因为娜塔莉亚的爱给了他无尽的灵感和力量,婚姻使他改变了很多。


  虽然金钱让普希金穷困潦倒,美貌让娜塔莉亚饱受非议,但在普希金与娜塔莉亚之间,爱是永恒的。他们曾通对诗诉说情感。“我在这里很好,就是寂寞,一感到寂寞就想回到你那儿,就像你感到害怕时就往我身边挤那样。”“今天我看见了月亮左半边了,于是就开始惦念你。”“我越想越清楚,离开你,我有多愚蠢。没有我,你总是淘气。”“我就该娶你为妻,因为没有你,我将一生不幸。”“我眼望窗外遐想:若是能突然有一辆马车驶进院子,车上坐着娜塔莉亚·尼古拉耶夫娜……”字里行间,尽是幸福的温柔……

  爱越美好,结局越令人心碎,以至于他们曾经的浪漫都让人觉得有些残酷。读罢《普希金与娜塔莉亚:渴求平静的心》,我不禁深深感慨:旷世才子,绝代佳人,本应是神仙眷侣潇洒一生,却终究抵不过世俗纷扰,人心险恶,可泣!可叹!只好再默念一遍这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

netease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