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亮剑P2P细则曝光,哪些平台将率先出事?(政府明确不兜底,
监管亮剑P2P细则曝光,哪些平台将率先出事?(政府明确不兜底,
2016-07-05 15:14:14
22日晚间,P2P监管再次亮剑,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方案落地。
据某地方金融管理机构高层人士透露称,该地区于4月22日召开了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部署培训工作会议,网贷机构将依据其是否满足“信息中介”的定性以及在业务过程中是否踩“红线”、是否有非法集资等违法情节等,而被分为三个档次:合规类、整改类、取缔类。
那么一轮全面的网贷监管即将到来,哪些平台将成为监管的主要对象呢?
据报道,从整个部署上的三大培训议程来看,整个整治将分摸底排查、分类处置、验收规范三个阶段。而所涉规则则包括网贷办法及第三方存管、备案管理、信息披露三大配套制度。
网贷平台将被分为“合规类、整改类、取缔类”三类,一看定性,二看业务,三看踩不踩“线”。尤其是,如果业务中涉及资金归集、发放贷款、自融自保、期限错配等行为,则该平台很可能被归类为“信用中介”,也将成为整治的重点对象。
业务方面,则看是否是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的直接借贷。此外,据悉,平台如果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则也要看合作是否违反法律规定,以及互联网跨界过程中是否有监管套利。
“红线”方面,即网贷平台不得设立资金池、自融、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大规模线下营销、误导性宣传、虚构借款人及标的、发放贷款、期限拆分、发售银行理财和券商资管等产品、违规债权转让、参与高风险证券市场融资或利用类HOMS等系统从事股票市场场外配资行为、从事股权众筹或实物众筹等。
参与内部培训的消息人士称,主要还是上述“红线”范围,比如设立资金池、自融自保、向借款人承诺保本保息、虚构标的、发放贷款、期限拆分、违规转让债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