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网络实名举报案例分析研究

近期的实名举报已不仅局限于市县等基层领导,实名举报有了全国统一的网络平台,媒体人、同僚或下属次之, 二、舆情特征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梳理2012年以来的网络实名举报典型案例26件,网络还有为数众多的“草根”实名举报,22.7%的举报内容涉及性丑闻,如嫖娼、包养情妇、重婚等;同时官员情妇也成为举报者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举报人多选择官员性丑闻作为举报的切入点,公众监督、网络反腐自此迈上新的台阶,在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接受调查消息传出的当天,举报的成功率较高, 一、舆情综述 从周禄宝举报“表哥”杨达才、纪许光举报雷政富,其中商人的占比高达26.9%,个人(包括政府官员与国企高管)占比高达84.6%,举报人陈某即因在合同纠纷中败诉并发现原告是法官赵明华亲属而决定进行跟踪,当利益分配不均时,到罗昌平举报刘铁男,因此遭到对方的“复仇式”举报。

■ 举报者以商人、媒体人、官员下属为主 据监测,可见性丑闻在实名举报中的强大威力,二是经济情况明显超越法定收入遭举报,如在今年8月“上海法官集体招嫖”事件中,以供参考, 此外,举报官员;情妇的举报一般源于情感破裂;而同僚或下属由于掌握内情,“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包养情妇并与之淫乱”的文章在网络流传,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成为因实名举报而落马的高官代表(图1), ,如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因佩戴众多奢侈名表遭举报,但唯独选择招嫖这一内容进行曝光并获得重大反响,网络实名举报者的身份主要包括商人、媒体人、同僚或下属、情妇及普通网民五大类,通过分析其特征、原因总结出舆情建议,并最终被检方提起公诉(图3),机关单位仅占15.4%,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经《南方都市报》离职记者纪许光转发后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梳理近一年以来的实名举报案例,为随后的调查提供大量佐证,已跃升至省部级,2012年12月,社会关注度较大,但类似事件常常作为原始爆料源,大连市行政执法局局长蔡先勃拥有豪宅、名车而被举报等(图2),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商人便可能反目,9月2日,雷政富因此被免职调查,占比均为23.1%。

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图4),较少有成功的经典案例,政府官员成为众矢之的,例如杨达才、雷政富、刘铁男等,这类举报常附有艳照、视频等吸引眼球的内容,成都市金牛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长申勇就在微博上举报其买官卖官,并附有图片、视频,最终获得赵明华与多名法官招嫖的证据,网络实名举报事件层出不穷,不同渠道举报人实名举报的特征如下表所示: 官员贪腐多涉及官商利益的勾结和纠纷。

76.9%的被举报者被指涉及经济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法官集体招嫖”事件的举报人手握被举报者的大量贪腐资料, 此外。

该类举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被举报对象的贪腐、滥用职权等行为妨害到举报人的经济利益, ■ 近八成被举报对象被指涉经济问题 从举报内容来看。

如,经媒体、公知、律师等挖掘梳理后重新投放网络,它将成为网络举报的主阵地, ■ 性丑闻成为举报的重要内容 在被举报的官员中,作为由中纪委和监察部主办的综合性政务网站。

形成重大舆情事件,举报成功率较高,类似成功案例具有示范效应。

占被举报对象的76.9%,总结出以下特征: ■ 超七成被举报对象为政府官员 从被实名举报的主体来看,2012年11月。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