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实名举报增三成 逾期未结降27%

实名举报增三成 逾期未结降27%

天河区纪委书记刘瑜梅。

实名举报增三成 逾期未结降27%

南沙区纪委书记杜丽霞。

实名举报增三成 逾期未结降27%

番禺区纪委书记李广杭。

市公安局纪委书记黄志强。

  市公安局纪委书记黄志强。

  天河区、市公安局、番禺区、南沙区推进“三个信访”工程出成效

  今年上半年,市纪委提出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打造“阳光信访、数字信访、标准信访”工程(下称“三个信访”)部署。近日,广州市纪检监察推进三个信访工程现场会召开,对推进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晓玲讲话。

  会议要求,建立健全“三个信访”工程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工作基础比较好、条件具备的各区(县级市)纪委,要采取有力措施先行推进,争取明年6月份以前初步成型;存在客观困难的单位,要想方设法解决存在难题,确保明年年底前完成这项工作;有条件的派驻机构,参照区县的做法同步推进。

  天河区、市公安局、番禺区、南沙区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介绍了推进落实“三个信访”工程的具体做法。

  文/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穗纪宣

  图/记者庄小龙

  天河区:

  打造“三个信访” 实名举报增三成

  天河区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推进“三个信访”工程落到实处。

  在“阳光信访”打造上,以人为本,开辟“阳光通道”,精心打造接访中心。

  通过多从不同方位模拟上访群众上访,发现原区府大院的信访举报中心存在规模比较小、外观不明显、群众不易找等问题,于是选定龙口西路39号区纪委派驻纪检组办公点的一楼作为新的接访中心。接访大厅提供的是受理、查询、回复“一站式”服务,可按号排队,也可通过信访综合系统实现网上举报和自助信访功能。

  此外,“阳光操作”规范了信访受理行为,对实名举报实行受理告知和结果反馈的“二次反馈”制度,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实行联合听证,面对面沟通、释疑,有效减少群众盲目信访和多头信访的发生。

  在“数字信访”打造上,坚持科技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天河区及时开发创建“信访举报综合系统”。信访前端系统、现场信访触摸系统、信访后台处理系统等三大子系统,既能及时有效收集信访举报和案件线索,更方便了群众信访举报、进度查询和接收回复。

  为了有效记载信访举报信息的来源、去向、结果、责任等,让信访举报工作更加“耳聪目明”,天河区今年初率先在全市开发使用了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信访举报事项能有效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同时,发挥了系统的触角延伸效应和派驻纪检组的监督职能,实现“区纪委-派驻纪检组-街道”信访举报信息工作网络互联互通。

  在“标准信访”打造上,突出处理程序的法制性和标准化,克服随意性,有效保障信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比如,进一步完善接访机制,落实接访中心专人接访,12388统一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专人监测举报网站;充分利用网络举报信箱,每天定时查看、推动落实“网络信访”。

  对信访案件实行包调查处理、包结果反馈、包跟踪回访、包息诉罢访的包案责任制,由于严格责任追究,有效防止敷衍塞责、马虎应付现象的发生。

  据统计,天河区自今年打造“三个信访”工程以来,全区受理信访总量同比减少11%,实名举报所占比重同比增加32%。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组织开展领导接(约)访13次,及时化解可能引发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重要信访问题3件,发现案件线索37件;在全区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有56%的案件线索来源于群众信访举报,而基层纪委(纪工委)立案14宗,占全区立案总数的47%。

  南沙区:实施“三个信访” 村民结束了17年信访生活

  南沙区公开、公正、公平地解决农村信访举报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干部的认可。

  南沙区有9个镇街,128个行政村,农村信访问题占信访总量的50%,信访问题错综复杂,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南沙区纪委畅通信访信息渠道,搭建信访互动平台,力促信访渠道阳光化。组织多方信访协调调处会议,由信访人列明信访问题清单,镇街纪(工)委对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直接与信访人沟通回复并做好解释工作,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避免因信息了解掌握不对称而产生误解。

  信访人全程参与信访问题调处全过程,做到公开,透明。整个调处过程力争包括梳理问题,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以及参加人员和解决时限等,做到问题解决不解决,怎么解决心中有数。

  在处理农村信访问题中,进一步拓宽和丰富信访举报受理、反馈的渠道,增加电话举报系统的转接、录音、反馈等功能,确保群众举报投诉便利;坚持公开接收并反馈群众信访举报办理情况,定期通报结果,将信访举报处理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下。

  对信访人提出的问题分类梳理,要求镇街和村细化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限要求,避免推诿拖拉。对程序不公开,未按时限解决、信访人不满意的单位,在年度廉政考核中作扣分处理。

  据统计,今年1~10月,全区纪检监察系统查处镇街、农村违纪违法案件17 件17人,其中处级干部3件3人。金洲村信访人黎润泉、郭满根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签订了息诉罢访协议书,结束了长达17年的信访生活。其他几个历史遗留信访问题也已基本妥善处理解决。

  番禺区:信访初核量全市排名第一

  按照“三个信访”的工作要求,番禺区坚持“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信访防腐”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信访核查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方面的积极作用。

  番禺作为传统的信访量大区,单凭信访部门有限的工作资源,大批信访件将被积压而无法得到及时办理。区纪委针对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人手少、工作量大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设置了“廉政监督、案件检查、宣传教育、综合管理”四大板块的工作机制。机制创新后,落实“只办不转”,信访核查率大幅得到提高,全区信访举报件初核由2012年的46件提高到2013年10月的381件。

  重视信访举报作为案件线索主渠道,番禺实行信访举报案件信息统一管理,建立案件线索分析排查工作例会制度,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综合分析和线索排查,实现深入捕捉隐形线索,提高线索的成案率。今年以来,区纪委信访部门核查筛选线索转立案9件,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58件61人。

  信访管理还应实现监督功能,番禺区采取信访约谈、信访函询等方式积极开展信访监督,分别对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及时进行教育提醒,使干部不犯错、少犯错。在“番禺区党政机关智能防腐信息系统”平台上记录对党员干部实施信访监督的时间、措施、内容和结果等相关信息,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提供参考和依据,形成监督合力。

  今年以来,共信访约谈党员干部20人,其中处级8人,科级12人。通过信访办理,及时发现区属单位在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累计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45条,有效地发挥了信访监督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番禺已经将信访举报的工作触手延伸至网络舆情。今年以来,快速查办网络舆情信访举报件19件,较好应对处置了一批舆情信访件。

  据统计,截至10月,番禺区纪委监察局共受理信访件511件,信访件初核381件,信访初核率74.6%,信访初核数量全市排名第一,其中检控类信访核查率和实名举报回复率更是达到100%。

  市公安局:信访件逾期未结下降27.5%

  派驻市公安局纪检组大力推进信访举报工作标准化建设,通过出台规范、提高科技含量、推进机制创新、强化办信流程等做法,打造“三个信访”工程。

  在信访规范上,制定了《派驻市公安局纪检组工作制度和流程》、《信访举报工作细则》等,明确将信访举报工作列入年终党廉责任制考核内容,并作为评先创优、立功受奖的基础性指标。今年以来,已有6个单位、10名信访干部因核查不全面、案件未按期办结,被通报批评或绩效考核扣分。

  在科技办信上,依托公安部《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受理查办系统》平台,实现信访件统管功能,信访件超期未接收、未结案的,系统会自动提示督办。

  依托公安网上督察平台,实现了对执法执勤、行政审批、内部管理等环节的动态和同步监督。

  在机制创新上,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交叉办理机制、投诉快速处置机制等。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组织市局信访办、督察、审计、法制、治安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会诊”,分析情况,研究措施;实行重要信访直接办、敏感信访交叉办,今年以来,对初核后属敏感信访问题的,由纪检组牵头,按照办理本单位信访件回避的原则,从办案人才库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运用纪律和法律手段解决了6宗敏感案件。纪检组每天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成功办理了包括“区伯”举报公车私用、犯罪嫌疑人冒用身份信息等12件紧急信访问题。

  在强化流程上,实现信访件管理统一化、信访件核查制度化、办理情况反馈规范化、信访情况分析常态化。

  据统计,今年以来,纪检组受理431件信访件,评估确定为重要线索239条,初核后录入《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管理系统》213件,重要线索查实率10.5%、成案率26.1%,同比分别上升3.2和2.7个百分点。上半年反映违反警务纪律和侵权类信访问题同比下降了13.2%。

  其中,今年以来,信访件逾期未结的同比下降27.5%。上级交办的40件重要信访件已化解38件,其他2件正在办理中。比如反映花都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某中队长敲诈勒索、收受贿赂等问题,经过初核后,纪检组领导包案进行立案调查,并循线查处了该分局交警大队领导及民警共15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其中3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