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镇康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

近年来,镇康县立足丰富的土地资源、立体的气候资源、富足的劳力资源,积极探索“三扶两带一流转”模式,扶龙头企业、扶合作社、扶大户,通过大户带大户、大户带群众,实行土地流转,强势推进产业扶贫,拔除“穷根”,打牢乡村振兴基础。
  在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技术保障为重点,加大产业资金、基础设施、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巩固提升甘蔗、核桃、茶叶、橡胶、坚果、咖啡等六大传统产业。目前全县建成甘蔗、烤烟、核桃、坚果、橡胶、咖啡、茶叶、冬桃、蜜桔、草果等农业产业基地200万亩,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5亩以上。
  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注重因地制宜发展“短、平、快”特色产业。以木场、忙丙、南伞3个贫困乡(镇)为重点,辐射其他4个乡(镇),发展特色产业。木场乡重点抓冬桃、草果、重楼、树头菜、火镰菜等特色产业,2018年新植冬桃5.17万株、草果130万株、重楼4万株,新植树头菜、火镰菜等7.62万株;南伞镇以11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新植澳洲坚果9000亩、咖啡1.09万亩、砂仁1000亩,菠萝蜜、魔芋、木薯等新兴产业5.1万亩;忙丙乡重点抓蔬菜产业,新植豌豆800亩、辣椒900亩、四季豆500亩、橘子800亩、魔芋150亩、杨梅150亩、车厘子400亩,“短、平、快”特色产业初见成效。
  以蔗糖、烤烟为主导,围绕“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大户管理、集约开发”的思路,大胆探索土地变资产、租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产业发展路子,将分散零星地块集中流转,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发展模式,探索“三扶两带一流转”的产业发展模式。制定出台了甘蔗种植扶持新政策,每年以建档立卡贫困户10%实现土地流转为目标,县政府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签订《镇康县种植大户贷款扶持框架性协议》,县内种蔗面积在100亩以上者,可优先申请信用社每亩1500元至2000元低息贷款作为土地流转资金。烤烟每年每亩补助100元,200亩以上新烟区道路、烟水工程按每座4700元补助。(周杰)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