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派"后来居上 英国去意已决?
导 语Introduction
距离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只剩下约两周时间,“脱欧派”在最新民调中一度领先“留欧派”,引发舆论强烈关注。观察人士指出,尽管出现上述最新动向,但总体来看,“留欧派”和“脱欧派”的力量对比仍处于胶着状态,双方民意支持不相上下,公投前景扑朔迷离。“留欧派”若要取胜,急需拿出应对之策。
“脱欧”阵营后来居上 主打“移民牌”
脱欧公投,英国的“鱼与熊掌”之困
英央行未雨绸缪保流动性
移民问题可能影响英国退欧公投结果
民调显示英国脱欧派支持率领先十个百分点
距离英国举行脱欧公投已不到2个星期,最新民调显示,脱欧派的支持率已超越留欧派10个百分点,是有关民调1年前展开以来最大的领先幅度。英镑8日汇率随即下挫,跌幅是4四个月来最大的。这份调查是英国《独立报》委托ORB进行的。该民调机构于6月8日及9日两天向2000个民众进行网上调查,民调根据参与调查者的投票意愿进行加权处理,问卷中不设“不知道”的选项。 结果显示,脱欧派的支持率较上期(4月)民调上升4个百分点,支持脱欧者占55%,支持留欧者占45%。[点击详细]
“脱欧派”猛打“移民牌”和“主权牌”
围绕公投问题的英国民意之所以出现新的变化,首先是因为“脱欧派”猛打“移民牌”和“主权牌”产生较大效果。所谓打“移民牌”就是渲染移民数量增加带来的后果,例如,移民挤占福利、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造成犯罪率升高,影响英国本地人的就业,等等。据统计,自欧盟2004年东扩以来,英国的净移民数量每年达到20万,来自欧盟其他国家移民的人数从12年前占英国人口的2%增加到了目前的6.3%。所谓打“主权牌”就是渲染英国让渡给欧盟的权力太多,以至于在控制移民规模、保护中小企业、加强边境安全等方面受人摆布,必须通过脱离欧盟来夺回主动权。[点击详细]
“脱欧论”缘何越来越有市场?
英国有什么资本脱欧?
多重因素发酵 脱欧派呼声日高
历史上,英国与欧洲大陆不仅有英吉利海峡一水相隔,而且在心理上也与欧陆若即若离。二战后,衰落的英国逐渐融入欧洲以来,国内一直有“疑欧派”。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希腊出现债务危机,欧洲经济停滞,欧洲央行出手干预,严厉规范金融的呼声四起,这些和英国信奉市场、倾向金融自由的理念以及实际利益。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去年开始凸显的难民问题。脱欧派担心成千上万的难民涌来,会给英国带来就业冲击和治安问题,因此希望脱欧以达到隔离效果。在历史情结、发展理念和难民问题等因素的发酵下,脱欧派的呼声日高。[点击详细]
移民问题戳中选民“痛点”
脱欧阵营则在移民问题上不断出招,指出不断涌入的欧盟移民挤占英国普通民众的工作机会,稀释教育和医疗资源,令本国人购房成本上升,生活质量下降。英国ITV新闻和《每日邮报》的一项最新联合民调显示,移民问题仍是脱欧阵营最有力的证据,民众对于政府预估未来14年将有300万欧洲移民涌入英国表示担忧。统计显示,英国是欧盟移民首选的就业市场,而英国人很少向其他国家流动,这让欧盟其他国家与英国之间的移民流动呈现单向性。英国国家统计局数字说,在截至2015年3月的过去一年,英国净移民数量达33万人,其中超过一半来自欧盟内部。[点击详细]
走在十字路口的英国去意已决了吗?
英国脱欧公投戳中了谁的痛点
主打“经济牌” “留欧派”仍有胜算
今年2月在卡梅伦宣布公投日期后不久,一些研究机构通过调查发现,英国公民在公投中的投票倾向最终要由“口袋中的英镑”来决定。因此,专家们指出,“留欧派”若要胜出,除了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克服党派分歧外,更要紧紧抓住经济话题不放,既强调“脱欧”给英国将带来的灾难,也要宣传欧洲一体化以及移民给英国经济和社会福利带来的益处。另外,“留欧”派能否动员更多的年轻人出来投票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在年轻人中间,赞成“留欧”的比主张“脱欧”的多出一倍。[点击详细]
不到最后一刻难见分晓
英国著名媒体人士亚当·博尔顿指出,在全民公投中人们往往倾向于维持现状,而不愿选择冒险,这似乎对“留欧派”有利。但他同时又认为,公投在英国历史上举行的次数并不多,对其进行民意调查的难度要远大于一般竞选活动。因此,“留欧派”和“脱欧派”谁能胜出,恐怕不到最后一刻难见分晓。[点击详细]
公投大戏 没有赢家
女王的九旬寿诞和英国的十字路口
英国“脱欧”之争加深社会分歧
留欧派和脱欧派两大阵营表面上大打经济牌和移民牌,而事实上两派之争的分歧也折射出英国社会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对立日益加深,正前所未有地撕裂着英国社会。有分析指出,在本质上,这折射出平民阶层与政治精英之间的观念落差,民众从现实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政府官员则从另一维度研判形势,制定政策,即使是支持脱欧的不少政客,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博取政治影响力”。[点击详细]
即便英国留欧,欧盟还是输家
即便英国留在欧盟内部,欧盟还是输家:一是欧盟会向英国妥协让步。为了挽留英国,欧盟曾于今年2月与英国就欧盟改革达成共识,不仅同意英国在欧盟内部享受“特殊地位”,还对卡梅伦提出的金融管理、人员流动、社会福利等方面要求一一妥协。二是壮大了疑欧派。近年来,欧盟遭遇主权债务危机、恐怖袭击和难民危机等多重挑战,质疑欧盟应对能力的欧洲民众日益增加。 三是输给了自己。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实力、社会福利、价值取向等领域差距过大,欧盟在推进一体化进程中却无法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南欧洲和北欧洲日益割裂的局面,也无法形成及时有效的议事机制,被指坐视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以及难民危机日益恶化而无能为力。[点击详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