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临沂市24岁退役小伙魏国敬奔赴抗洪一线
7月10日,正在青海自驾游的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颜家红埠寺村基干民兵魏国敬,从新闻上得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魏国敬的第一反应是:我曾经的战友们很快就会赶赴一线参与救援,我要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于是,魏国敬选择提前结束旅行,连夜返回临沂。在准备好一批救援物资后,魏国敬立即启程,于14日下午3时许赶到鄱阳县江家岭村抗洪抢险一线。他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视驻地为故乡、视人民为父母……20日下午3时许,记者见到了刚刚回到临沂、一脸疲惫的魏国敬。
16日,魏国敬出现干呕等症状,只能靠藿香正气水维持状态。
“军人梦”根植内心 仅仅3个月,减重近60斤
从小,魏国敬就有一个“军人梦”。2008年,12岁的魏国敬从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人民子弟兵奔赴现场救援的一个又一个场景,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一名军人的想法。2013年,17岁的魏国敬报名参军。“那时的我有209斤,作为第二批体检的人员,连医生也说我,想要去参军,就得把体重减下来。”身高181公分的魏国敬,回家就开启了减肥计划。
“半个月减肥16斤,再次体检时,连医生都不敢相信。”同年9月,魏国敬离开临沂时,体重已经降到183斤,相当于一个月减重26斤。来到部队训练一周后,魏国敬又减掉7斤。此时的魏国敬一直心心念念着:身体各项指标一定到达标!
训练两个月的时间里,魏国敬的体重降至150多斤,他的父亲魏可斗去部队看他时,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竟然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从209斤的胖墩瘦到150多斤。
“为了能留下来,一切都值了。”回想起7年前刚进入部队训练时的情景,魏国敬仍难以忘记。后来,魏国敬来到武警江西省总队机动支队,直到2018年10月退伍。
魏国敬抱着沙袋参与救援。
退伍不褪色 换上军装,重返第二故乡
退伍后的魏国敬,在多家企业做过销售工作,2020年开始创业。今年7月,魏国敬的事业遇到瓶颈期,选择一人自驾到青海散心。10日,正在旅行途中的魏国敬通过新闻得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当时就有点急了,没有心思散心了,就想着赶紧过去看看。”因为发生洪涝灾害的地点,正是魏国敬曾经服役的城市。
从青海到临沂,1300公里,魏国敬用了15个小时就赶了回来。他马上联系曾经的战友,详细了解当地的情况。“直到第二天才收到战友的信息。”收到信息的时间是7月12日晚上9时许,此时的战友们已经奔赴在抗洪抢险的一线,在收到战友发送的定位后,魏国敬开始准备救援物资。7月13日晚上,魏国敬准备出发时,见到了兰山街道颜家红埠寺村民兵连连长刘朋,简单汇报情况后,魏国敬踏上了重返第二故乡的旅程。
魏国敬(中)和战友在休息。
980多公里,开车12小时 一下车就跳进泥潭堵泡泉
距离鄱阳县越近,魏国敬内心越担忧,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水倒流,鄱阳县境内江湖水位暴涨,问桂道圩等堤坝出现漫堤溃坝险情,周边部分村庄房屋、农田被淹。面对严峻的抗洪抢险形势,鄱阳县已经告急。
临沂到鄱阳县江家岭,980多公里的距离,魏国敬在开车途中,却没有一点困意。“满脑子都是赶紧到现场,和战友们一起参与救援。”这么远的距离,魏国敬一个人开车12个小时,终于在7月14日下午3时许来到了战友救援的一线。
一下车,魏国敬就找到了中队长报到。中队长正在现场指挥,看到魏国敬后就大喊一声:“快下来帮忙。”二话没说,魏国敬跳进了泥潭中,和100多名战友围在泡泉处,准备用沙袋将泡泉围成一个直径15米的大圈,然后再在内部填满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子,直到下午6时许才将此处的险情处理完。
“那几天的室外温度在三十八九度,实在是太热了。”16日那天,魏国敬出现了干呕等症状,什么也吃不下,只能靠藿香正气水维持着。就算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也始终冲在一线,处理管涌、泡泉,巡逻等工作一样也没有落下。魏国敬和战友们一起,清理灾后淤泥、清除倒树障碍、搬运泥土沙袋……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钻,哪里有事就去哪里干。魏国敬在烈日中挥汗如雨,虽然迷彩服上没有了军衔和标志,但作风依旧不改,做事雷厉风行。
在一线参与抗洪抢险救援,魏国敬也被感动着。江西堤坝上的“妈妈团”,她们用爱守护着抢险队员,下雨时煮鸡蛋、天晴时熬绿豆汤,用点滴质朴的行动,默默筑起一道别样的抗洪堤坝……
父亲说:看到新闻里的儿子 才知道他去救援了
今年57岁的魏可斗,曾经也梦想着能成为一名军人,儿子魏国敬实现了他的心愿,但也让他多了一份担忧。“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有时候也怪舍不得。”儿子当兵的5年时间里,几乎每年魏可斗都会去部队看望他。
7月13日晚上,儿子魏国敬找他借车用。“我当时就纳闷,他自己有车,怎么还找我借?”虽然心中有疑虑,但是儿子说要出差时,他也没有多想。
17日上午7时许,魏可斗在家看央视的《朝闻天下》时,才在电视上看到了儿子。“看到新闻里的儿子,才知道他悄悄去了江西。”看到儿子晒黑的脸庞,魏可斗心疼地抹着眼泪。“加上这一次参加抗洪抢险,他已经去过3次了。”魏可斗告诉记者,2016年,儿子到九江抗洪抢险,2017年到鄱阳县参与抗洪抢险。说到这些时,魏可斗的眼眶已经湿润了。“说不心疼是假的,但是心里也由衷地为儿子感到骄傲。”魏可斗说,儿子没有当兵前,就是一个处在叛逆期的男孩,在部队锻炼的5年时间里,他看到了儿子的变化。“跟换了个人似的。”儿子的成长,让魏可斗看到了年轻一代身上的坚守和责任。
同事说:作为一名党员 魏国敬有担当
兰山街道颜家红埠寺村民兵连连长刘朋告诉记者,和魏国敬共事大半年的时间,他知道,魏国敬选择奔赴抗洪抢险一线,是出于一种担当。“这就是他能做出来的事,我一点也不意外。”刘朋告诉记者,在魏国敬离开临沂奔赴江西时,他们交流了将近30分钟。
“他说国家现在需要,他就得出现。”刘朋和魏国敬一起搬运着救援物资,当刘朋提出,需要再跟领导汇报一下时,魏国敬说,已经跟部队的中队长联系好了,直接过去就可以了。“我知道他此行,什么都不图,就为了和曾经的战友奋斗在一线。”刘朋说,作为一名党员,魏国敬的觉悟比一般党员都要高,曾经有一次党员会,魏国敬在大连出差,接到开会通知后,他还是选择放下手上的业务按时到会。
临报融媒记者 王晓 实习生 刘晋源 通讯员 王铁军 颜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