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热点】网店“刷单”被焦点访谈曝光 刷单路还能走多久;“猜你喜欢”营销玩法变了,阿里妈妈用数据技术推动内容创新营销
2018-08-12 07:02 来源:诺思星网校 电商 /技术 /阿里巴巴
原标题:【电商热点】网店“刷单”被焦点访谈曝光 刷单路还能走多久;“猜你喜欢”营销玩法变了,阿里妈妈用数据技术推动内容创新营销
一、网店“刷单”被焦点访谈曝光 刷单路还能走多久?
文/派代
开商店的人都知道,找个客流多的黄金地带有利于吸引眼球,做到门庭若市。
那么开家网店,商家也想尽量吸引眼球。因为买家输入商品名称一搜索,类似商品成千上万,排序在前面的商家,就等于占据了网络销售平台的黄金地段。
大多数电商平台的排序主要有两项,一个是综合排序,另外就是销量排序。销量高了,在综合排序中也有好处。
所以,很多处心积虑的网店就主动找一些人玩起了“刷单”,进行着“真实购买、虚假交易”。
前不久,就有网店向《焦点访谈》自曝家丑,说他们有几乎一半的销售额都是靠刷单刷出来的,而且刷单在行业内,已是很普遍的现象。
当你在网上购物收包裹时,大家也许没有注意到,里面会有一张卡片。写着“好评返现”,或者“做任务 领红包”。卡片上一般写着,扫一扫二维码可以领红包。奇怪的是,这样的好事在卡片中,他们却提醒,不要通过平台联系客服,只能添加微信。
发红包为啥要遮遮掩掩?
记者从一位参与过刷单的兼职刷手那里,了解了全流程:
通过一张好评卡,添加客服为对方好友后,这位客服下达了一个特殊任务,提供了一个搜索关键词。按照这个关键词以及相关信息进行搜索,要求先垫资79元,购买这个产品。
在完成付款程序之后,一两分钟以内,垫付资金和承诺的奖金就通过微信转账,转了回来。
随后,她就会收到卖家寄出的货品、付给她佣金和邮费,给衣服拍照,发好评,然后再把衣服寄回去。
几天之后,她手机里又会收到客服做任务的邀请。原来只要你参加了一次刷单活动,就会被列入他们兼职刷手的名单。
就这样,很多参与网购的人不知不觉中,就参与到“刷单”这一行业中来。
在这家商户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很多手机放在桌上,商家说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据了解,一个手机可以通过微信管理5000个粉丝刷手,这样,仅这一个公司就拥有近15万名的庞大刷手群。
记者看到,这些微信群里的用户,此起彼伏地发起了“做任务”的请求,所谓的任务就是“刷单”。
像这样的粉丝刷单,有用户真实购买的经历,刷单变得更隐蔽,可以让电商平台的稽查系统不容易识别。不仅要假装货比三家、真实付款,真实的物流环节也不必可少。
这样一来,销售量、好评、甚至买家秀图片都成了可以操控的游戏。而因此,成本也就上去了。
在刷单量大的情况下,为了节省成本,他们还有别的招儿,有的是直接送这个产品。
可是如果这个产品不那么便宜,送成本也高的话,商家还有别的招。
一家销售服装的商家囤了很多洗衣粉,从他们的购买记录来看,也是成千上万袋地购买。一个服装商家,囤这么多洗衣粉干什么呢?
原来,为了降低成本,又要营造真实物流的感觉,商家想出了新办法,狸猫换太子,你买的是A产品,他给你寄的是便宜的B产品,这样比把原商品寄回来要省钱不少。
除了销量,单笔交易销售的价格也是一个引导浏览量的标准。
因此,在刷单成本固定的情况下,这些卖家通常会在一个商品链接图中,同时销售两件商品,诱导用户在下一单时,购买两件以上的产品,这样也能让刷单更有效果。如此煞费苦心,商家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原来,电商平台推送商品时,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销售数量。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销量排序,东西卖得比别的商家多,当买家想购物在网上搜索时,你网店就更容易被看到。这将会大大提高潜在的购买量。这对商家来说,显然是极大的诱惑。
在某平台商家都能登陆的“生意参谋”网页,记者查询了一些男装店里新上架的热销商品。
根据正常的搜索量和购买量之间的比例,一般100个人浏览到这个商品,会有三到四个人下单,也就是百分之三、四的转化率,这里面不少热门商品在刚刚上架时,转化率异乎寻常地高。
以一款九分裤为例,其中一个关键词的搜索量有200人,成交110单,超过50%的转化率,这和真实状态下百分之三左右的转化率比,明显不正常。
通过刷手的操作,商家得到了大量的交易量,而通过销售量的排名中靠前之后,从而引导真实消费者购物。因此,商家开始乐此不疲地进行刷单。
一家网店自爆刷单的比例占营业额的一半,刷一卖一,意味着这家店里有一半的销售额是虚假的。因为刷单总是和好评相对应,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好评也是虚假的。
据了解,仅这家店每天平均要刷2000单左右。这位卖家说,这样的刷量不过是中等水平。大部分商家都在刷,一个排名前5的店铺,年刷单量高达几亿,一个店三五亿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电商平台上,是否是像这位卖家所说,大部分商家都在进行“粉丝刷单”呢?
记者从某电商平台男装销售量排名靠前的商家中,随机挑选了约30家,进行购买实验。
在接收到购物包裹之后,有50%左右的商家都在包裹里,放入了各种各样的卡片。有的说法较隐晦,说是送红包,或者免费礼品,有的直接写着做任务请加微信。
一个全网排名第十位左右的网店,年销售额达到几个亿的某某男女服装店,也在其公众号,公开邀请用户刷单。
为什么这些原本已经销量不错的商家,也要加入刷单呢?原来在行业裹挟之下,不刷单已经很难经营下去。
商家说,2017年上半年他没有刷,不刷就要倒闭,最后只能跟着形势走,但还是赚不到钱。刷单这个行业已经被商家炒起来了,刷单的价格一涨再涨,刷手越来越不按照要求做。刷单根本就不是长久之计算。
按照这些商家的说法,刷单已经成为了在网络经营下去的必备手段。在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刷单”跟过去比成本大大提高了。
以一次参刷单任务为例,可以得到首笔5元返现+6元红包,一共11元。而这只不过是单笔刷单成本的一小部分。
而整个刷单产业链,商家要给每位刷手5-8元不等,快递费4元、代替商品的洗衣粉1元,平台要收取百分之五的提成,平均客单价80元来算的话,4元。
这样一单刷下来,就要有14-17元左右的直接成本,再加上其他一些人工费用等,整体成本每单接近20元。不仅单价成本高,因为大家都在刷单,刷单量越来越难带动销售量。
刷单刷得商家自己都叫苦不迭,这恐怕是他们最早开始刷单时,没有想到的。粉丝刷单尽管全程模拟真实购物,但是在数据上,并非完全没有痕迹。
据了解,今年3月21日,某电商平台进行了全网大规模打击刷单的行动,这个平台多个类目的商家有不少都被查出了刷单行为,并被处以商品下架等惩罚。
由此看来,维护社会诚信,去除网络泡沫。仅仅依靠商家和平台自律,是不够的。
刷单成灾之后,很多消费者容易被误导,除了扰乱卖家市场,实际上对上游的生产企业发展,也有负面的影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参与刷单的商家和刷手们认为,这只不过是变相地给商家做做广告、增加点人气,算不得什么违法的事情。
事实上,我国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种过去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行为已经被明确为非法。
其中第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现在一些地方的工商机关也开始依据此法律,在进行打击行动。此外,专家认为,还可以采取更有力的打击办法。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有些网店可观的销量和好评,相当一部分是靠所谓“粉丝刷单”刷出来的,是靠全流程造假虚构出来的。
在疯狂刷单的背景下,虽然数字好看了,业绩提升了,但光鲜的外表掩盖不了消费者和商家的两败俱伤。
愈演愈烈的“刷单”,破坏的是整个电商行业诚信体系,动摇的是互联网经济的信任基石,最终影响的是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就像一些商家说的,不刷单等死,刷单是找死。
而遏制刷单行为,困难肯定有,但办法肯定也有:比如,电商卖家的不正常销售数据,发现起来并不难。遏制刷单行为考验着电商平台的决心,也考验着监管部门的能力。
二、“猜你喜欢”营销玩法变了,阿里妈妈用数据技术推动内容创新营销
文/ 网商君
在下半年的电商旺季中,阿里妈妈正在推进一系列新举措,满足商家们强烈的营销推广需求。
近日,阿里妈妈对旗下的一个重点营销产品,进行了升级——手机淘宝“猜你喜欢”增加购中、购后场景的营销推广位置,帮助广大广告主,更多找到潜在的优质人群、提升转化。
“猜你喜欢”是淘内的一个重要推荐场景,据悉,阿里妈妈此次升级的同时,也在大力推动围绕消费者生命周期的全链路推荐场景营销建设,全面推进了推荐算法技术升级。
这既是为满足消费者和商家对推荐场景的需求,也是阿里妈妈顺应整个淘系内容化、用数据技术推动内容创新营销升级。
增加购中、购后营销场景,“猜你喜欢”提升的,不只是匹配质量
“猜你喜欢”是淘宝站内的一个内容频道,以用户为中心,千人千面地展示不同的商品。
根据淘宝站内统计,它在消费者端的认知率和7天回访率都在淘内所有频道中,居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其在推荐场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时,阿里妈妈也在提升“猜你喜欢”营销产品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购中、购后场景的资源位。这基于对用户需求和客户推广需求的充分考虑,例如:对已购手机的用户进行推荐手机壳,合乎用户心意的同时,也延长了他的消费长度,帮助广告主找到潜在的优质人群。
目前,随着阿里妈妈整体定向技术能力的升级,购中、购后“猜你喜欢”场景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系统化和自动化能力。其中,独创性的匹配和排序技术是引领“猜你喜欢”场景产品升级的重要因素。
在“猜你喜欢”为代表的推荐场景中,系统需要精准识别用户兴趣,高效召回合适的商品候选集。
基于阿里妈妈自研的深度树匹配技术,系统能够利用先进的深度学习模型,更精准预估用户对商品的潜在兴趣,并面向全量商品库完成高效检索,进而帮助广告主扩大优质人群的触达范围。
除了优质的匹配外,阿里妈妈还针对“猜你喜欢”,进行了点击率预估精准度提升、用户状态预估、创意个性化推荐等方面的重点优化。
例如,结合全新的用户状态预估模型,系统可以判别用户在“猜你喜欢”场景的核心诉求,区分用户是逛的心态还是购物的需求。结合动态排序模型,对“逛”的用户,推荐追求点击目标的广告,对于想购买的用户,则推荐对转化要求高的广告。
贯穿消费者全链路运营,阿里妈妈全新布局推荐场景
以猜你喜欢为重要打磨场景,阿里妈妈正在对推荐场景,进行全面的建设,也成为其在广告营销领域的一大重点布局。
不难看出,整个淘系正在由商品运营逐步转向消费者运营,这也是新零售所强调的“人、货、场”重构,消费者成为了中心。
因而,阿里妈妈在整个推荐场景的布局上,充分考虑到了消费者全链路的贯穿和运营。
购前、购中、购后,整个消费者周期中都有相应的商业化布局,除了此次升级的“猜你喜欢”,“有好货”、“购物车”等典型的淘内场景,以及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站外场景,都有着通盘的考虑,充分满足推荐场景购物大潮下,用户和商家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妈妈对此针对推荐场景技术,也从四大维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
在定向匹配层面:
自主创新落地下一代匹配召回算法架构——深度树匹配(Tree-basedDeep Match, KDD 2018),赋能全库检索基础上的先进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具有行业领先性。在全量商品库里,利用更丰富的特征和模型结构,精准高效检索用户感兴趣的商品,能大幅提升匹配效率;
在模型预估层面:
结合互联网用户行为数据特征,创新设计深度学习模型结构,捕捉用户多样和演化的兴趣分布,不断提升用户对广告点击率的预测精准度。先后上线了深度兴趣网络(Deep Interest Network,KDD 2018),用户兴趣演化模型;
在机制策略层面:
在广告流量售卖和分配上提出了OCPC智能调价机制(Optimized Cost Per Click, KDD 2017)。
在此机制基础上,引入强化学习技术优化广告主调价策略(Multi-Agent RL Bidding, CIKM 2018),进一步优化三方共赢。
在创意优选层面:
除了设计先进的深度学习模型结构描述用户兴趣之外,还引入深度卷积网络感知广告创意,并实现端到端预估用户对具体广告创意层面的点击率(Cross-Media Model, CIKM 2018),实现创意个性化。
不难看出的是,不管是内容创新营销,还是“Ad Tech”技术驱动营销,阿里妈妈在加速落地的过程中,也正在引领新的营销趋势。
三、与白血病抗争16年,《我不是药神》原型陆勇要建慈善基金帮更多人
文/ 网商君
陆勇现身阿里巴巴跨境商家峰会
8月9日,在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阿里巴巴跨境贸易商家峰会上,出现了一位特殊的演讲嘉宾,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原型陆勇。
陆勇是作为阿里巴巴国际站(Alibaba.com)中国供应商受邀出席的。
作为无锡市振生针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勇2001年便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注册了公司的信息,是阿里巴巴国际站(也是阿里最早的产品,1999年创建)最早的一批客户。当时国内电子商务尚未兴起,借助国际站平台的推广,陆勇接触到很多国外买家,公司营业额迅速增长。
然而一年后,他便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得不中止与国际站的合作。
被查出病情的那天是2002年8月8日。对今年50岁的陆勇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他在峰会现场说,前一天是他的“16岁生日”。
陆勇的出现,引起到场的18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供应商掌声雷动。陆勇说这是他第一次在上千人的场子发言。他演讲的ppt标题便是“我不是药神,我是陆勇”。
在经历了生病、昂贵的医药费、父亲车祸去世、发现印度仿制药、因帮病友“代购”而被关进看守所135天,被媒体曝光后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推动医疗改革,获得“药侠”称号。
直至不久前,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上映,再次引发一轮热议和对他的关注。陆勇的人生在这过去的十几年里,象过山车一样高低起伏,他也因此对人生,有了不同的体悟。
2009年,陆勇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下来后,他又重启了与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合作。虽然因为生病,陆勇没有同步跟上阿里的发展,而错失很多生意机会,但在重启合作的第一年,他就拿下了几十个客户。
2013年春节期间,他收到一个来自荷兰的订单,要求4月空运到荷兰去。订单量并不大,1万双白手套。
他后来看新闻才得知,客户竟然是荷兰皇室,他们预订的白手套是用于4月30日,国王加冕时的阅兵仪式。
在跟阿里合作前,陆勇公司的主要客户来自日本,现在,通过阿里国际站,他开拓了欧美市场。其中欧洲的客户非常多,他们的订单数量少,但对品质的要求很高。
陆勇说他现在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客户,80%左右都是来自阿里平台。
他的客户中有一家法国公司,2004年的时候,陆勇还在取保期间,这个客户发来一封邮件,想进口100万双手套。
这个客户之前的中国供应商出了问题,把陆勇公司作为备份供应商。双方经过一年的沟通,陆勇最终成为这家法国公司的唯一中国供应商。这些手套都是提供给法国的核电站的。
陆勇自称不是药神,是“中国商人”,而他对自己做生意的准则是:做良心商人,做良心产品。陆勇说,和上述法国客户合作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质量问题。而做良心产品对他而言,则是从使用优质棉纱原料开始。
陆勇用的一直是进口的原材料,因为欧洲客户对原料的要求非常高。他跟印尼的面纱工厂合作,因为他们的棉花从美国或新西兰进口,质量非常好。
此外,陆勇还在新疆喀什莎车县建了两个工厂,招募了350名当地维吾尔族工人,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演讲结束后,陆勇留出时间给台下的观众提问。
第一位上台的一位男性供应商,想知道陆勇是如何挺过困难的,当时内心是如何挣扎的。
陆勇说,人难免会生病,问题是生病以后如何去面对。他认为,还是自己要主动一点,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治疗。
比如:他当时便找了很多办法,包括在国外一些论坛上和病友交流,正是在那些论坛里,他了解到印度仿制药的信息。心态以外,还要学习各种医学,要看得懂各种病理知识。
第二位跑步上台的女性供应商,说她并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只是想“近距离地看一下”他,感谢他救了这么多人,“特别崇拜”他。这个表白引起了台下雷鸣的掌声,场面相当感人。
陆勇说,他并没有特意而为,“因为很多事情实际上到了一个点的时候,你都会自然而然的去做”。
陆勇表示,因为他在里面受益了,受益以后,就想把这个信息分享给大家,就像阿里分享给很多小微企业,怎么去找国际市场,找买家一样。媒体将他描写成药神、英雄,但这不是他,他就是陆勇,一个患者。
陆勇和观众的互动成为当天跨境贸易商家峰会的高光时刻。一位女性观众说,她在看演讲前的陆勇视频时,就“已经掉眼泪了,真的了不起”。
陆勇最后还告诉大家,就在前一天,他生病16周年之际,他去了无锡工商局,因为《我不是药神》剧组捐给了他200万,他想去咨询注册一个慈善基金会。
“如果以前只是单枪匹马帮助大家,帮助病友的话,从今以后,我们建立基金会,可以有一个平台帮助大家。”
版权声明:我们非常尊重版权,精选的文章会注明作者和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发邮件到:service@nuosixing.com,注明“版权”,一定及时为您处理,感谢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