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组图)

程锋杨晓露明余

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程锋杨晓露明余


  “青山如黛水如绸,万绿丛中卧水牛。藻绘家家描彩凤,清泉户户绕阶流。 ”这是马鞍山市花山区南池村美丽风景的真实写照,也是南池村近年来新添的法治文化墙的美景。在青山绿水间,在白墙灰瓦的映衬下,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法治墙绘吸人眼球,给人启迪。

  据了解,自2011年“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花山区从组织领导到全面提高公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的同时,突出法治氛围的营造,努力把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理念带入到具体的实践工作当中,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全省“六五”普法中期评比表彰中,花山区司法局和沙塘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张圣分别被授予“安徽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和“安徽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日前,由司法部、民政部评选表彰的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结果揭晓,花山区塘西街道团结村成为马鞍山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创建单位……

  统筹规划完善机制“法治花山”创建保障有力

  “五五”普法结束后,花山区就着手谋划、酝酿部署“六五”普法工作,区委、区政府把“六五”普法暨“法治花山”创建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

  加强组织领导。“谁执法,谁普法”是“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原则。为了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花山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为组长的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领导机构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完善。制定了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办公室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并制定《法治花山建设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任务分解方案》,依照任务分解表建立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评体系,促进了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整合人力资源。逐步建立与完善了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网络,调整充实了各级普法讲师团、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和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全区八个街道和二十几个责任部门、单位共建立了普法领导机构37个,现有专职普法人员316名、法治宣传志愿者560余名。在普法队伍建设方面,除配齐配强专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人员,不断壮大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外,花山区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分阶段分层次培训全区“六五”普法骨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

  经费落实到位。以经费落实强化工作保障,花山区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作为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建设所必需的基本投入予以保障,按照人均标准,以全区近50万人口计算,每年上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预算。预算均按时足额拨付、专款专用。今后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逐年增加预算。

  突出重点服务大局“法治花山”创建深入推进

  要守法,先知法。“六五”普法启动后,花山区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在区分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对象,把法律进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社区、单位与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学法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了全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召开后,花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一要求,深入推进区域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工作,为加快花山法治建设注入强大牵引力。

  一是突出“学”字,丰富学法内容。健全并落实花山区学法讲座和法治培训等制度,推进全区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常态化、制度化,把法治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理论学习规划和培训课程,把有关法律知识作为任职资格的重要内容。全面建立区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法制度。每次会议前安排区直部门负责人解读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区政府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参加学习讨论。同时,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干部党员学习网”等平台,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法律,认真学习《干部法律知识读本》、《法律知识考试和竞赛习题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确保每人每年学法时间,在该区组织参加的公务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中,全区公务员参考率达到95%,合格率100%。

  二是突出“用”字,提升用法实效。通过学习,领导干部不仅丰富了法律知识,开阔了视野,也进一步了解国家法治建设的状况,明确了在依法治国中自己身负的责任。为了提高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避免法律决策上的失误,区委、区政府聘请10名律师组成了强大的法律顾问团,为区里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决策问题遵循法、解决问题依据法、言论行动符合法。各行政执法单位和管理部门则紧紧抓住“公示”、“承诺”、“监督”、“追究”四个环节,推行和建立了以政务公开为核心的首问负责制、执法责任制、公示制、执法过错追究制。把单位职责、办案(事)程序、法律依据、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进行公示。通过“阳光”执法工程的实施,各单位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司法及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案(事),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明显提高,基本上做到了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较规范的执法行为,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树立了较好的执法形象。

  培育文化营造氛围

  “法治花山”创建氛围浓厚

  “六五”普法期间,花山区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品牌工程、核心工程重点推进,在拓展阵地、丰富作品、优化载体、创新形式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打造具有浓郁花山区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阵地建设卓有成效。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和公共资源,建立多种类型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全区建成各街道(乡镇)、社区(村)的法治宣传栏共158块。近年来,花山区还建成了包括北湖法治文化公园、幸福法治文化广场、湖东法治文化长廊、桃源法治文化墙、南池法治文化村、天天法治文化市场等多个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其中,湖东法治文化长廊围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的主题,形式新颖,内容生动形象。南池法治文化村紧密结合区美好乡村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南池自然村原有基础设施,运用墙体彩绘的方式,将和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漫画与文字的形式进行了完美的呈现,在青山绿水间,在白墙灰瓦的映衬下,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法治墙绘吸人眼球,给人启迪,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同时,花山区司法局积极支持鼓励群众进行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并将其中优秀作品选送至省市主办的法治书画摄影作品展,并荣获多个奖项,进一步推动全区法治文化繁荣发展。

  媒体宣传声势浩大。积极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合作办好普法节目、普法专栏,与媒体合作宣传报道法治新闻48期次,在《安徽法制报》4次刊登该区“六五”普法的经验和做法,在马鞍山电视台公共频道《法与大众》栏目播放的反映该区法治宣传的专题片《播洒“法雨”得人心》,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了该区法治宣传工作开展情况,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映。建立花山区司法行政信息网。形成了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好的普法品牌。


  主题活动效果明显。结合每年“3·8”妇女维权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5”环境保护日、“6·25”全国土地日、“6·26”世界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综治宣传月”和“江淮普法行”等重大节日、重要时期,花山区都要组织各成员单位走上街头,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出动宣传车、发放各类普法材料、制作法治宣传牌、黑板报等形式进行法治宣传。

  据统计,“六五”普法以来,花山区共开展法治宣传讲座百余场次,累计发放普法资料20000余册份,受教育群众达到47万余人次,受教育面达94%,为打造“平安花山”、“和谐花山”、“法治花山”、“幸福花山”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法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江淮普法行”文艺演出普法宣传进菜场花山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宣讲会

netease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