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文章

“11.11”大牌变假货,教你如何防“坑”

原标题: “11.11”大牌变假货,教你如何防“坑”

  2015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的网络购物投诉共有14.58万件,同比增长87.3%,与“十一五”末期相比增长了77.67倍,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从投诉问题看,网络购物商品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一个草根创造的“光棍节”,经过电商推动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一年一度的网购狂欢节,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来一次“大出血”,“脱单”似乎变成了“掏单”。 “剁手族”的疯狂血拼,成就了2015年“双十一全球狂欢节”912.17亿的成交额。产品质量纠纷也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买买买的背后有哪些“猫腻儿”,如何跳开这些“坑”?

  猫腻一 产品质量有瑕疵

  【案例】侯先生今年6月份在网上商城花费3000多购买了一辆电动车。10月7日,电动车在充电的过程中电池突然起火,把他和家人吓了一跳。

  【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尽量在正规厂商的官方网站购买,查看电动车生产许可证号、产品合格证、质量体系认证、标识,厂址等,并检查发票、合格证、说明书、三包卡等是否齐全,电动车的启动、加速、定速、刹车、平衡性等功能是否与说明书一致。在充电时尽量远离可燃物,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

  猫腻二 产品以次充好

  【案例】每逢商家直销、特价出售,必前往某宝。前不久,市民齐先生就吃了一次亏,买了一款黄花梨的罗汉床,请朋友来鉴定时,被告知其实是“高超”技师在白皮上描出来的芯材纹理,再加上厚厚的漆,外行很难看出来。

  【提醒】网购时,一定要在票据、协议上对商品的品牌、等级、型号、数量、保质(修)期等进行详细的书面约定,不要轻易相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商品送货上门时,还要将货物与单据再次仔细核对查验,以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猫腻三 产品以旧翻新

  【案例】吴女士在京东上购买了一款粉色的苹果iPhone 5C手机,用了一个多月后发现频繁死机,而且不能更新程序,以至于后来完全不能开机。检测发现手机主板对应的是一部16G的蓝色5C手机,而且早在英国注册过。

  【提醒】消费者在购买iphone时,可以通过查序列号和在线查询,避免受骗买到旧手机。商家未提前告知,把翻新机当做新机器来卖,就属于欺诈消费者,属于严重违规行为;如果提前告知,则属于正常交易。

  维权有妙招

  首先,消费者与商家进行协商,要求商家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协商不成的可向卖家所在的网络购物平台投诉或拨打卖家所在地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如果商家消失无踪或者无法联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网络购物平台应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双十一”期间将加强网络市场的监督管理,并将网络维权的典型案例通过媒体进行公布。消费者亦可保全证据后,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

  最后,如果通过上述途径无法解决问题,则可以通过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来维权。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